幸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群姑娘围在一块琢磨,终是让她次日能够提着一盅温温的鸡汤去见了仇生。
吃人嘴软,仇生尝过之后,当日课上对她的态度也好了许多,虽然还是要打手板但起码力道也不似之前那般严厉了。
清黛大受鼓舞,往后几日愈发卖力,带着一院子姑娘尽心钻研起羹汤的各种做法。
一来二去,仇生见她乖觉识趣,渐渐也就不怎么难为她了。
只不过偶尔也会摆摆架子,板起脸装模作样地推辞两句,“女儿家洗手作羹汤原是本分,切不可以此为钻营的手段。有话说百善孝为先,姑娘有这般用心还是应该先紧着自家父母才是。”
“夫子所言极是。”清黛笑吟吟地继续把新学会的冬瓜排骨汤朝他推了推,“在此之前,学生已给爹娘送过去了,连带三姐姐也有份儿的。学生想着待手艺再精进些,自也要让老祖宗和大姑姑尝一尝的。”
她把能考虑的人都考虑到了,仇生暗觉满意,嘴上笑骂:“你这小妮子,竟是拿我试菜?”
“哪里哪里,学生是觉得夫子才高八斗,见多识广,尝过的山珍海味也定然不少,是想请夫子指教来着。”
清黛奉承得格外殷勤,笑容却娇憨无邪,格外讨喜,并不叫人觉得谄媚,“如今天冷得快,这汤确实要趁热喝的,学生在这儿就先行告辞,不打扰夫子细细品尝了。”
仇生被她一顿好话捧得是晕头转向,心花怒放,笑着点了点头,便把小丫头放走了。
这日她是下课后才来给仇生送汤的,原本头两回她都是一早就来,后来又怕仇生赶不及喝,把汤放冷了,于是她便想到先把汤放在家里温着,等时辰差不多再让银珠她们几个送过来,正好赶在午时下课拿去给仇生,还能当是给他的午饭添菜了。
正想着要赶快过去念慈堂,天晓得才一离了学塾小院,竟撞见满脸堆笑的易君彦。
只见他今日穿着身簇新的月白织金银鼠褂子,身形修长如小松,身边却连个书童小厮都没见着,只他自己独个儿笑眯眯地等在了清黛的去路上。
清黛将双手揣在一只水獭皮手抄里,若无其事地走上去朝他福了福身,半刻都不停留地继续往前走,反正他们也没熟到要停下来打招呼的地步。
易君彦受了冷落,心下意外,连忙跟了上去:“妹妹可还是在生气?”
“小公爷多虑了。”清黛没有看他,径直瞧着自己眼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