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页

一首清丽婉约,写尽了月下少女的思乡之情,是吏部尚书的嫡孙女杨雪蓉之作。

一首朗朗上口,读来颇有孩童稚趣,最后两句颇为精妙。

两首都很好,让景隆帝一时间难以抉择。

皇后娘娘瞧见第二首诗的署名,不禁有些惊讶,低声对景隆帝道:

“陛下,这首诗是镇远侯府七姑娘所作,就是那个流落乡间,刚被镇远侯府认回来的女儿。”

景隆帝闻言,眼中也不免闪过诧异之色,万万没想到署名上的薛七娘,竟是镇远侯府刚找回来的女儿。

“臣妾听闻这姑娘在乡下时大字不识,回了镇远侯府才重新学的规矩和识字,但是人极为聪明,学东西很快,还能举一反三。”

皇后娘娘继续道,“没想到这首诗,竟是出自薛七姑娘之手,难怪读来觉得似孩童所作,却又有精妙之句。”

以薛珠玉初学者的水平,能作出来这样一首诗,显然令人拍手叫绝。

景隆帝想到杨雪蓉三岁识字,四岁背诗,五岁读论语,读书识字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她的诗句虽然好,却不及薛珠玉这个初学识字的人作出来的诗带给人的冲击大。

他立刻拍板,定了薛珠玉的诗句最佳。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杨雪蓉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

她素有才名,与温如兰并称为京中两大才女。

今日温如兰并未出席中秋宫宴,她便认为无人能与她竞争,女子魁首必是她的囊中之物。

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一的名头竟落在了薛珠玉的头上。

那个乡下长大,字都识不全的人,能写出什么好诗句来,竟胜过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