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村民们不知道这些人去了哪里,只是家中没人干活当然很不高兴,又想找王大伟闹,被王大伟一句话给堵了回去:“下午粮官要来收税,我是特意把他们支出去的。”

昨日他好吴高树去县衙卖地的时候,衙门里就有人通知过他了,让他回来做好准备。

所谓准备,就是组织村民们把该交税的粮食拿到广场上,粮官好快方便称重清算。

“什么?”村民们惊了。倒不是吃惊收税的事儿,那天要不是王成梁忽然吐血,早就该收完税了。他们惊的是,王大伟把难民支走,岂不是要他们自己把粮食扛到广场??

好重的!

他们村地多,要交的税自然也多。

王大伟:……

“你们有点脑子行不行?粮官来了,咱们村忽然多出来这么些人,怎么交代?”

村民们讪讪的:“不是都结了亲家了吗?都是咱们村子的人了。”

王大伟冷笑道:“别忘了,为了拿捏难民,户籍还没给他们落呢。”

这年头户籍也是要交税的,虽然比起地税来说很少,但也不是没有。不拘人数多少,按户收税,因此古人普遍不分家,一大家子几世同堂也住一起,除了孝顺之外也可以避税。

也因为有户籍税这一说,官府才会追查逃户抓捕流民,因为他们离开户籍所在地,属于偷|税漏|税的行为。

村民们没话说了,但是心里十分不高兴,一个个磨磨蹭蹭的不想动。

他们怎么觉得,难民来了之后,一点儿也没过上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你们当然也可以不搬。”王大伟淡淡道:“就看粮官老爷会不会纡尊降贵到你家门口亲自收去?”

村民们顿时缩了缩脖子。这些古代村民对于官府的畏惧仿佛刻在骨子里,勉强能让他们战胜懒惰,不情不愿的回家搬粮食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