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懒汉村真的是嫌租子少才要收回地,也许可以涨一些再跟王大伟谈谈,也比失去所有地强。吴高树思量着。
几个牙都掉的差不多的老爷子凑在一起嘀咕了半天,最后吴三叔公一拍椅子把手,下了决定:“管他懒汉村是怎么想的,咱们还怕他们一群懒汉不成!”
三叔公扫了一眼在座的,都是村里的当家人。这几年日子富裕吃的好了,一个个身强体壮,膀大腰圆:“干脆就打上懒汉村,打服他们,打得他们求咱们佃地!”
吴高树犯了难:“这……这不行吧,要是懒汉村的人报了官……”
他们底下的村子小打小闹官府肯定懒得管,但要是有大型斗殴,王大伟这个做村长的去告状,也是麻烦事。
三叔公恨铁不成钢:“你个榆木脑子,你不会打点打点官老爷?咱们族里还有银子,肯定比那一盘散沙的懒汉村强。再说了,就没有白白给他们养地的道理,这事儿就是说给官老爷听,他们懒汉村也不占理!”
涉及到养地这样的小事,就属于私人纠纷了,官老爷也懒得管他们这些升斗小民杂七杂八的事儿来。
到时候打得懒汉村人服了,签下十年八年的佃地契书来。官府是认契书的,到时候更不会多管了。他只需要盘算盘算族里有多少银子可以用来打点:打点也不亏,以后佃了地,还怕没钱?
吴高树沉吟半晌,最终被说服拍了板:“就这么办!”
王大伟扛着两根甘蔗回了村子,一路上有不少人跟他打招呼。现在懒汉村可不比以前,不到巳时没人起床。这些难民都很勤快,天蒙蒙亮就起来挑水。
待天色大亮之后,他们还预备去后山坡寻么寻么,准备开荒地。
王大伟停下脚步,叫住一个挑水的难民:“我走不动了,你能不能帮我把甘蔗送回家去?”
那难民立刻答应了一声:“行,等我把水挑家里去,马上回来。”
“你就把水先搁这里,我给你看着,顺便让我歇会儿。”王大伟拦住他。
难民虽然有点奇怪,但也没有多想,放下水桶扛着甘蔗就跑。
王大伟则蹲在原地,偷偷往水桶里注入灵泉。他记得这个难民的媳妇逃难路上伤了身子,一直病恹恹的,希望这些灵泉能帮到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