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泠儿投湖了。
这回是真的寻死,只因两个行商当场指认,正是他两人那日走错房间,却被董泠儿早备下的燃情香薰了,待要退缩,董泠儿却扯着不放,怕他们走漏风声,恫吓收买,谁知这一耽搁,中香更深,身不由己,三人都……两个行商是亲兄弟,滚圆丑陋,家境平庸,甚至当成推脱,嫌董泠儿肮脏,纳妾也谁都不肯,毕竟与兄弟二人都曾有染。董泠儿没曾想事败遭此侮辱,遂而投湖。
她投湖的时候,卫戍与姜瓷正在良辰观。
卫如意很高兴,且一行带着吴嬷嬷,卫如意见姜瓷言谈举止脱胎换骨,兴致更甚,便取了素酒喝了起来,姜瓷不擅饮酒,卫戍有伤在身,卫如意喝醉抓着卫戍唠唠叨叨个不住,直到时辰不早,见卫如意也确实支撑不住,卫戍才安置她的婢女照料,与姜瓷作别离去。
出了观待要登车,姜瓷忽然发现手里还拿着卫如意的手炉。
“且等等,我去还了姑姑就回来。”
她快步往回,穿过肃静的前殿中殿,绣鞋无声,往后殿她们今日所在的小厅去,里头却已没人,正欲搁下就走,却听见屏风后暖阁里传来细细低低的声音。
卫如意方才显然醉了,但此刻话却无比清醒。
“我真是担心,又心疼。阿戍命苦,自小受苦受罪,好容易喜欢上个姑娘,又是无论家世样貌才情样样出挑,同阿戍万般般配,怎么就是皇家看上要娶的?阿戍把她搁在心里那样深,命都能给她,为她九死一生上漭山,就为她能立下功劳,将来嫁进皇家站稳脚跟,可是……终究有缘无分。幸而遇见姜瓷,那姑娘心肠善良又实在,待阿戍也好,可阿戍怕只是为了寄托,你看姜瓷为了阿戍再苦再累受冤受屈也愿意,这姑娘多可怜?哎……我害怕的紧,廖家就快回京了,阿戍总要再见她,若再见情不自禁……这可怎么办……”
卫如意慢慢说着,言语低沉,后面的话姜瓷没有再听,她悄悄放下手炉退出去,脚步极快穿过中殿,却在前殿忽然停住脚步。
有一个姓廖的姑娘,出身大家,容貌才情俱是出众,将要嫁入皇室。卫戍为她去的漭山,两次险些丢了性命。而这个姑娘,是卫戍的心上人。
姜瓷觉得有些难受,心里密密的喘不上气。但是奇怪的很,她竟然极为平静,甚至头脑从未有现在这样的清晰。一桩桩一件件,将和卫戍相遇到如今所有的事回想一遍。
卫戍于她,起于怜悯,继而责任,再而感激,时至如今,他真的想要和她好好过日子,恐怕除此之外,真如卫如意所说,是寄托。他是苦日子出来的人,拼命努力的活着,行不通的路叫人难受,他自然要再择一条能逃出生天的路。
而她,大约就是那条路吧。他用对她好来作为回报。
第三十五章
卫戍会慢慢忘记那个人, 慢慢喜欢上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