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贺年似乎对讲经挺有兴趣,站在殿外听了起来。

等到殿内宣讲和尚讲完,香客们陆陆续续出了大殿,陶益靑走在最后,见端砚和墨润旁边站了位脸生的青年,踱步走过去,端砚便嘴快地介绍了下,“公子,这是晋王殿下身边侍卫,贺年贺大人,”便是端砚心中对贺年有点儿意见,可自己不过一小厮,还得尊称对方大人。

贺年忙作揖,“陶大公子。”

其实,他刚才没听经,在这琢磨哪句话惹了这两个小厮不快,最后发现应该是称呼上出了问题,莫非陶益靑的世子位还没请封下来?

虽然也不太确定,保险起见,这会儿便用了通俗称呼。

陶益靑哪里知道方才之事,且端砚与墨润更不会拿这事去刺自家公子,即便他们再为公子打抱不平,有些话还不如不讲出来。

“贺大人。”

“陶大公子客气,”他虽然是晋王身边的侍卫,也有品级,正五品。

能入千牛卫的,除了民间有能者考入,多以高荫官后或王公贵族富户子弟,且武功还要高强,本身并不逊色。且他们又都是皇帝自千牛卫中精挑细选出来,才到晋王身边任职,与御前东宫侍卫都不相上下。

陶益靑虽然是举子,可见贺年称呼声大人并不为过,只是贺年却觉得王爷似乎对陶益靑格外青睐,因此并不居官自傲。

恰在这时,晋王与赵永丰自旁边路径走来,贺年忙扬声唤,“殿下,臣在这里。”

祁晔自然知道,人便是他派过来的,但也装作是偶遇的样子,走近。

陶益靑自然是要先朝晋王作揖行礼,“见过殿下。”

祁晔见到陶益靑如前世好友一般无二模样,心中唏嘘不已,他依旧如前世一般光风霁月,因穿一身宽袖素服愈发有种君子如玉的风姿,只是眼中陌生却让他淡淡激动的心冷却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