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正常来讲,如果爵位更迭,紧随其后的便是请立下一辈为世子,而陶益靑占嫡占长,不应该啊!

“难道是忘记了?”

景隆帝记得现任承宁伯似乎是个中庸之人,能力并不出众。

“回圣上,”去问话的内侍,“奴婢去礼部时,也多嘴问了这么一句,当时有位大人讲,他们原也以为承宁伯失亲后伤心,忘记了此事,并有一人去提醒了下,可承宁伯回,此事不急,待到丁忧后再递折子不迟,正好陶大公子要下场,许可以双喜临门,顺便也磨砺下长子心性。”

内侍简单快速复述完,便低头不语,只是心中腹诽,这承宁伯跟旁人不一样,哪有这般磨砺心性的,请不请封世子与科考又有何关系?不请封世子,难道陶大公子就科考过了?

景隆帝跟晋王也觉得奇特,承宁伯想法太特别了。

晋王皱了下眉,他可是了解了伯府的基本情况,心中便有了个猜测,“臣弟听闻,承宁伯对益青似乎并不很重视,益青倒是与陶司业关系甚笃。莫非承宁伯欲另立?可他只益青这一子。”

景隆帝哪里知道,“随他,且看看吧。”

不然,他做臣子的自己不来请立世子,他做皇帝的还去过问不成,便是陶益靑与晋王交好,可景隆帝并不觉得需要为陶益靑出头,反倒想看看他的心性。只道:“有你与陶益靑交好,承宁伯该会掂量下分量。”

晋王虽然想让陶益靑在圣上面前留好印象,但也知道贪多不烂,并未多提,转而说起另一桩事,“今年寒气来的早了些,臣弟担心,突厥方面会不会有异动。”

突厥位处北方,寒冷之地,本就缺油粮,冷气提前到来突厥受影响,许会进犯北境抢夺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