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干活的时候,经济班的孩子们如果不上课,也会纷纷跑过去帮忙,四明与他们说,你们干再多也不会有酬劳的。他们面面相觑一会儿,却并不以为意,第二天仍然跑去帮忙。 于是这两个班的孩子之间的关系,由分班而始的疏离又变得紧密起来,隐隐的泾渭分明很快又消失了,到底还是孩子,最开始那点尴尬不自在消失后,大家又与从前一般说笑玩闹起来。
然而就这样赚的钱,也是不够他们的笔墨纸砚。原本他们认为是江陵四明故意为难他们,四明也不多说,轮流带他们去了纸笔铺子里,由他们自己打听询问一支笔要几文,一刀纸要几文,墨又要多少,又带他们去了匠人工作的地方、做买卖的地方,问他们一日劳作的收入,他们方不再言语。
见他们知晓了赚钱艰辛,读书有多费钱之后,四明便将从前江陵教他们习字时做的扁正方木托盘做了给他们看,上面铺了薄薄的一层沙子便可习字。男童们纷纷大喜,表示要买,四明一笑,取了木板和锯子,教他们做了一个后,他们自己动手竟也做出来了。只是在沙子上习字自然是个好法子,然而终究也是需要笔墨纸砚练习的。
因此他们仍然是半日读书,半日劳作。
令四明惊喜的是,虽然经济班的孩子看着科举班的孩子为了笔墨纸砚苦恼,却并没有人擅自将自己使用的送给他们,先是努力地帮他们干活,让他们可以多赚点钱,然后才有人怯怯地来问:“四明哥哥,我们可不可以把自己的份例匀出来给他们?你放心,我们会好好完成自己的功课,不会耽误的。”
他们的法子是,尽量地把字写得小些,正反面都用上,这样每日能省下三分之一的纸张。
四明允了。
他看到科举班的那个最高傲最看不起商贾的男童、十一二岁的庄成臣手里拿着匀给他的一小叠纸,嘴唇有些抖动,迟疑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把纸还回去,只是怔怔了许久。
四明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想着,明苑,果然不愧有个“明”字。少爷曾经说过,“明”字,乃是最美好的字眼。
这些,江陵都并不知道。
她好整以暇地回答三水:“改弦易张?这和挑挑拣拣有甚么不同?我由他们挑拣?这世上的事是这么便宜的么?”
“若没有十二分诚意,想都别想。”
第165章 刘衡
汪晴步履平稳地、安静地走在刘家五进大宅的走廊上, 走廊外有小雨在下,淋得树叶花叶和草丛俱是鲜绿发亮,一阵风过, 空气中有淡淡的香,不知从何而来。
这个时辰的刘家大宅很安静,早食已过, 午食未至,只偶尔能听到几声絮语,一会儿便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