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人才识过人,文思如泉,顾某佩服。”
顾奕鸣拱了拱手,客气说道,神色如常,眼中并无一分勉强。
只因他提出的题目很多自己也试着答过,虽然他自认自己的答案和她不分上下,但毕竟他是在屋子里思考一两个时辰答出的,她却是即兴,更别提她还是女子,年龄还比他要小上两岁。
“不必问了。”
这句话却是顾奕鸣对着孟承德、阮博文、丁存志他们说的,他们都是应天学院的学生,平日里以顾奕鸣为首,现在顾奕鸣既然发话了,他们自然就此作罢。
“还有谁不服?若是没有的话我可就当诸位认同我这个同考官了,诸位以后也不许再闹事。”苏竞晚看向台下,嘴角微微上翘。
有几个人看向江沅,只因今日来的人中除了顾奕鸣他们,就只有江沅得过傅仲傅先生的夸奖,傅先生年轻时也是翰林学士,现在年纪大了便赋闲在家,偶尔帮着应试学子看几篇文章,他眼光极高,能得到他的夸奖可不容易。
作者有话要说: 1“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2“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题目出自清朝最后一场科举考试的会试题目,答案“天下之患莫甚于不权时势,而务博宽大之名。国家当疲玩不振之秋,内忧外患,其势岌岌不可终日。而朝野方酣嬉而为偷惰之谋,不有以震厉之,则弛者不可复张,而天下终于不救。虽申商之术,儒者弗道,然时势所值,激于不得不然,善为国者必不敢因循顾忌,而贻天下以不测之患。如猛烈之药,虽非所以养生,然遇沈痼之疾,则固非此不能起也……”出自状元刘春霖。
本来想从唐宋科举题目里面找的,但好像只有清朝保存的比较完整,也比较好找。
第34章 江沅相帮
江沅自然也注意到众人的目光, 轻声说道:“顾兄文采在我之上,既然连他都承认苏大人的才学,我就不献丑了。”
一旁的人听江沅主动承认自己不如顾奕鸣, 都很佩服他的胸襟。
在与顾奕鸣交好的几位学子听来, 这话也极为顺耳。
而顾奕鸣只是淡淡看了江沅一眼, 没有多言。
“只是苏大人曾在我晕倒街头时,将我送到医馆, 又为囊中羞涩的我主动付了药钱, 这份恩情, 江沅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