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瞧着现场这胶着的气氛,清宏道长朝傅喆使了使眼色:“上”!

傅喆立马意会“领旨”,正想开口“扇风”:“师叔,其实——”话音未落,就被殊艺道长生生打断了。

“我知道宁淮昨晚来府上了。”

“!”一瞬间,清宏道长跟傅喆猛地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异口同声对殊艺道长喊道:“你怎么知道?!”

殊艺道长倒也不奇怪这两师徒的反应,但他不想解释,只扬起手,示意这两师徒稍安勿躁,坐下来慢慢说。

“我怎么知道的已经不重要,眼下还是先商讨我们的对策罢,我想,应该把事情分两条线走,朝堂的事,选拔的事。”殊艺道长巧妙的把话题注意力重新引到正事上来。

清宏道长心想,也对,如果师弟都这么说了,其他细节就没必要深究,大局为重。

清宏道长撵着胡子思索片刻,收起往日嬉皮笑脸,正色道:“傅喆现在虽无军功却也是身受皇命,按常理上说,武状元跟那兵部尚书魏青都是正三品,平起平坐。”

看来清宏道长对朝堂之事了解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在朝为官之人,傅喆点了点头,在脑海里把对这位魏大人所有背景粗略的过了一次。

“对,那兵部尚书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徒儿私下也是打听过他,此人全靠祖上积德才坐上高位,而德行则为品行不端。”

“关于此人老道也略有耳闻,此人不除,即便你将来有上天入地的将才,这仗要是打起来胜算也不大,你须得保住军队的军需物资后勤补给全数到位才能百战不殆。”

阗晟朝六部之中,以这兵部尚书魏青最为无能无才,偏生这厮又与那京兆尹秦源交情甚好,互为一丘之貉狼狈为奸。

说起来这魏青是得祖上庇荫,原先从其父打上魏氏一族均是武官,曾为阗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战死沙场的魏氏一族神主牌摆满宗庙内堂,一门忠烈战到最后只剩下到了魏青之父魏明之这根独苗苗,为此,先帝念魏氏一族之功德,让资质平庸的魏明之做了文官——兵部尚书……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典范。

按照先帝对魏氏的额外照顾,到了魏青这代便也顺利子承父业,可惜这厮根本就不是什么国之栋梁,私底下跟肇州京兆尹秦源是一伙,可以说除了懂得官场阿谀奉承之道,什么本事没有。

虽说阗晟兵部并不直接上阵打仗,却掌管着招兵武选,后勤补给等事宜,这关并不好过。

看现在前线补给每每都有大纰漏。这里就不难得出为什么阗晟朝军队在前线总吃败仗,魏青这个兵部尚书绝对拖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