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记吃不记打
清宏道长说到最郁结的痛处, 眼角都不免发红,心境久久不能平息,傅喆极少看过师父这般声色俱厉的模样, 不曾想,脱去那身白道袍, 老道也曾是意气风发的阗晟王爷。
师父在傅喆眼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和蔼乐呵不拘小节的人……若不是见过人间疾苦,谁又愿在这花白年岁披荆上阵, 在清宏道长身上, 傅喆似乎能体会到晋阳王这二十多年一个人走得多不易。
高处不胜寒, 你心怀大义高瞻远虑时别人不过笑你杞人忧天,寻常人家大抵只愁今日米缸还剩几两余粮, 哪有心思琢磨将来之事, 在漫长的战事频发年代苟且偷生,越沉默不作为则越麻木不仁。
阗晟朝廷今日之所以如此乌烟瘴气离不开官场里那套“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这当朝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那些贪官污吏就是潜藏在血肉里的“毒瘤”,它们只顾尽可能多的吸取养分来滋长自己, 这些“毒瘤”吸收“养分”越多,此消彼长,久而久之“身体”就为此超载负荷,最终落得苟延残喘……的下场。
那些政治腐败自私自利之徒唯独未参透唇寒齿亡之理,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阗晟前线的将士用血肉之躯在生死线上几番沉沦苦苦支撑, 而那些在远离战区依旧歌舞升平吃喝玩乐的官家子弟,靠着祖上积德庇荫,为所欲为, 莫不是苍天有眼无珠,怎能如此不公?!
玟政皇帝只能只眼开只眼闭,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敢问是谁寒了拼命保家卫国英烈的心,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所为哪般?
兵器,马匹,粮草,药品要游走几个关卡才能送到将士们手里,每个环节关卡都有要“打点”的官,武将只管那操练上阵杀敌之事,哪里晓得这些滑头招数——都是见不得人的暗箱操作。
若不能从根源肃清,这场仗连拐点都等不到,他们所有阗晟百姓都会沦为牧屿人的奴隶。
清宏道长一席话落,在场众人皆是面色凝重,有种无力感好像从头顶直穿心底,双手明明还是血脉涌动,为何感到阵阵寒意渗人?
傅喆盯着那小小的飞蛾折翅,清劲夜风掠过内堂,小小的烛火摇曳未定将灭未灭,傅喆长吁一口气道:“师父,徒儿有一事……一直琢磨不透。为何牧屿想来侵吞阗晟?就不能相安无事,河水不犯井水的么?连年征战,搞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对他们自己也没好处啊,打仗能不死人么?上战场的又是谁家的儿子谁家的丈夫……家破人亡赤地千里难道他们不害怕吗?”
对于自小在乌鱼里这样乡村长大的姑娘来说,傅喆这番见解无可厚非且极具代表性,因为很多平头百姓都是如此想的,阗晟、牧屿怎地就不能好好做个友邻之邦……
江治云不等清宏道长回话,缓缓道出答案:“将军,须知牧屿部落他们生存的地带几乎都是苦寒之地,春短冬长,许多庄稼落地没多久就死了,夏天从西北就刮起大风沙,一到冬天,那就是霜雪千里冰封大地,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是难题。”江治云曾在阗晟与牧屿交界地区度过将近十年光景,对于这个问题,他有深刻的体会。
从江治云的描述中,牧屿的风沙霜雪似乎就活灵活现起来,“所以他们千百年来想方设法一次一又一次的南侵,也不过为了活下去而已。他们也在等阗晟羸弱不堪之时,这是他们的机会。牧屿人凶勇斗狠,野狼一样的性子,是与生俱来,不争不夺只能坐以待毙,当然,在道德仁义礼信的角度来看,牧屿人过的那是茹毛饮血的日子,但无论是何种因由,也不该以苍生之命换抵……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无分贵贱。”
江治云那平静如行云流水的话说得傅喆有点入神,脑海中瞬间就涌现当日在难民老宅里看见惊慌失色焦虑慌张的憔悴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