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言语诓骗本县,你就等着吃挂落吧!”
王知县一甩袍袖就要离开,小荣却是吃吃地道:“如此------怕是东翁您也跑不了------”
“------”王知县神情一滞,脸上的威严之色尽消,看向他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解。
“若是朝廷派了钦差下来彻查,整个钱塘县衙------不,整个杭州官场都没人能跑得了!”
小荣只一句话就震住了他,顿了顿,才缓缓说道:“东翁莫不是忘了那一千五百两的亏空?即便是您高风亮节,不惧小人陷害,但请东翁仔细想想,此事真要捅开了来,又有几人能脱得了干系?别的不说,单是咱们这衙门里的非经制吏就有多少?他们的工钱从何而来?”
“这------”王知县这回是真的懵了。
胥吏的问题他当然知道,却没仔细算过这里边的花费。事实上,这是各个衙门都存在的问题,朝廷不是不知道,只是在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这就是一层窗户纸,捅开了对谁都没好处。朝廷付不起那么多人的工钱,不默许他们自个儿谋些小福利,这些人会用心给你干活?
当然,朝廷肯定也没料到,胥吏们的腐败情况会如此严重。
所以事情一旦被捅开,依着当今圣上的脾气,大杀特杀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场面,说不得会引发天下各州县衙门的一次大清查,最终会演变成何种状况,牵连到多少人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下于万人之数!
当年的空印案,其实本就不算多大的事儿。地方官们派去京城的接受户部审查的人,也只是为了贪图方便,不用因为账目出了些小小的差错就要往回跑,然后盖了印章再来一趟京城,错了又被再次打发回去------路途近一些的倒是没什么,来回耗时不长;路途遥远的可就遭罪了,没两三个月的功夫,他们根本就到不了京城。
如此的来回奔波,实在是太折腾人了,所以他们才想出了一个比较便捷的方式。
他们发现,只要事先在空白文册上盖好骑缝印,这样即便是账目出了差错,也不用跑回来找掌印大老爷盖章了,直接在京城就能修改,太省事儿了------这种文册其实除了做临时补报之用外,根本就不能派上其他的用场。
但老朱得知此事后就不乐意了,心说你们这些家伙,居然一个个的都敢藐视天子权威了?未经请示就私自盖印,谁给你们这样的权力?!!
问题是,在地方上,几乎是所有的衙门都存在空印现象------这该如何处置?总不能,把所有的涉案官员都杀掉吧?
老朱到底是个杀伐果断的君主,还真就这么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