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东山再起,陈孚恩需要有人在咸丰面前给自己说好话,于是他投靠了肃顺。
陈孚恩利用和程庭桂的私人关系,打听到了当年顺天乡试中内外勾结的舞弊情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打击倾陷柏葰,作为自己正式加入肃党的投名状。
然而中途出现意外,打乱了其部署,那就是陈孚恩的公子陈景彦,竟然也是涉案人员之一。
肃顺和陈孚恩为保陈景彦,才导致案件审理的结果出现如此多自相矛盾的不公之处。
之前查到这份资料的时候,左丘依白就觉得不能用单纯的一面来表现肃顺,因为肃顺这个角色已经不再是历史书上那一个被人简单评价为清朝能臣的人物了。
肃顺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yu,是人就不完美。
只是他如果按自己的想法去演很可能会使饰演的肃顺过于拥有他左丘依白的特色。
这种强烈的个人特色不是每一个导演都能接受的,所以他之前才会犹豫。
不过向川演完他就知道自己没得选择了。
因为向川演得肃顺在忠和能上已经是他没法击败的程度了。
他唯一能取胜的就只有兵行险招,用特色化打败标签化。
这个时候旁边的工作人员,拿着剧本念出了柏葰的台词。
“肃大人说的对,这次老臣犯下此等罪过,都是因为识人不明。
因为失去了警惕性,科举对我朝是重中之重的一等大事,我万不该在里面动手脚。”
当然说是这么说,其实这个时候的柏葰还是觉得自己是可以免于死刑的。
“柏大人,您升任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可谓是位极人臣,这是圣上对您的恩赐,你本该有大好的前程,怎么就被那小小的金银蒙住了双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