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贰

“我在想人为什么要吃饭?”林墨书朝他摆摆手,示意他快让开,挡着她仰望蓝天白云,耀眼阳光了。

“那你想明白了吗?人为什么要吃饭?”

是李守常的声音,林墨书吓得连忙坐了起来,转目望去,竟然真的是李守常,他跟陈仲甫回来了,旁边还跟着一个阳光纯净,满身书生气的少年。

林墨书站起来,敛了刚才的放肆,拘谨的站着,作揖道:“守常先生好,仲甫先生好。”

“那你说说看,人为什么要吃饭?”这次是陈仲甫问她。

林墨书想了想,老实回答:“因为饿。”

“切”,汪原放不屑一顾,撇了撇嘴巴,“这么无聊的问题,你居然还要想。”

林墨书反驳道:“我曾看过守常先生的文,记得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先生说人生之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人为什么要吃饭?因为饿,饿了就要吃饭,这就是真理,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无聊的问题。”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这个问题还可以不断延伸出另外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会饿?人为什么会死?不断地思考问题,可以使我们可以不断的追求真理。”

“......”汪原放成功的被林墨书滔滔不绝的一席话给噎住了。

陈仲甫拍了拍李守常的胳膊,调侃道:“守常啊,这院子里你的追随者都有两位了,瞧瞧这丫头说话,义正言辞。”

李守常看了一眼林墨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对陈仲甫笑答:“不过我倒觉得,像是你带出来的学生,说话语气忒像你,咄咄逼人。”

两位?什么意思?这院里还有谁是李守常的追随者?林墨书眸光一转,看向站在李守常身后的陌生少年,穿着一身黑色学生制服,长身玉立,意气风发。

少年注意到林墨书打量探寻过来的目光,轻点了点头,极有绅士风度的率先开口:“你好,我叫赵世炎,太平盛世的世,炎黄子孙的炎。”

林墨书仿照着赵世炎的句式,同他做一样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林墨书,笔墨纸砚的墨,琴棋书画的书。”

此时,高君曼撩起门帘,出来喊他们道:“我说你们都回来了,就别在外面傻站着呢,快进来吃饺子。”

后来听汪原放说,林墨书才知道赵世炎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的学生,比她小一岁,今年十七岁,自从前些天在中央公园偶然听了李守常关于《庶民的胜利》演讲后,就成了李守常的追随者,时常来北大图书馆或者上李守常家里,请教他一些学术或是社会问题。

今天更是听说是李守常和陈仲甫主办参与的《每周评论》新刊开幕的日子,特意到位于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米市胡同79号安徽泾县会馆的发行所去支持,在店里帮了好些忙,然后就被热情好客的陈仲甫邀请回来吃饭。

林墨书有时觉得自己实在是看不懂陈仲甫,跟在他身边工作快一个月了,她看得出来,他明明是个热爱青年学生的人,对人也是极度热情,毫不吝啬,可为什么偏偏对自己的一双儿子那么冷漠,丢在上海不管不顾。

来了这么久了,也不见他主动过问一句关于陈延年陈乔年的事,仿佛,他从来没有过这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