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捌

高君曼道:“行,那你今天自己在外面吃点,我们就不回来吃晚饭了。”

“知道了”汪原放点了点头,回屋穿了件厚棉衣,拿了账目本揣着怀里,出了门去。

陈仲甫家在东城区的箭杆胡同,和北大校园挨得很近。而李守常家住西城区石驸马大街后宅35号,一东一西离得远,又因是雪天路滑,揽不到黄包车,他们只能在漫天雪地里慢慢走着去。

他们走了很久才走到李守常家的院墙外,敲了敲刷的红亮的大门,等了一会儿,李葆华来开门,他站在门口恭敬行礼:“陈伯伯,曼姨好,姐姐好。”然后,就飞快的拉起陈子美和陈鹤年的手跑进了院里,边跑边兴奋的说:“子美,鹤年,钱伯伯送了我和星华两只小兔子,你们快来看。”

刚进院里,三人就闻见了一股刺激的呛辣椒味,高君曼不爱吃辣,忍不住捏住了鼻尖,蹙着眉头。

李守常从屋里正厅迎出来,他看了一眼窝在院墙角玩兔子的四个孩子,对陈仲甫笑道:“我就说刚看见葆华拉着子美鹤年从院里穿了过去,果然是你们来了。”

李守常把他们迎进屋里,钱玄同和刘半农还有沈尹默三人也在,陈仲甫同他们打了招呼,坐了下来同他们说着话。

刺鼻的辣椒味呛的高君曼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她揉了揉刺痒的鼻尖,含着发酸的泪花问道:“守常先生,你们是在研究做炸弹吗?”

李守常走到桌边提起茶瓶给他们倒着热水泡茶,笑道:“我姐在厨房里给吉安所那边的湖南孩子们做呛辣椒和肉饼子,这不想着大雪天里给他们送过去吃辣保暖。”

赵纫兰比李守常大许多岁,自小李大钊就一直唤赵纫兰唤作姐,成了亲,长大后也没能改过来,仍唤赵纫兰作姐。

高君曼一听,急了眼道:“她怀着孕呢,那能待在那么辣的屋子里,我去看看去。”高君曼提着一篮子蔬菜和肉走向厨房,林墨书跟在高君曼身后一起进了厨房,准备去帮忙。

没想到厨房里已经有了两个帮手,一个是赵世炎,另外一个林墨书觉得眼熟,应该是北大的学生,她在北大校园里见过。

正站在灶台边捂着鼻子炒辣椒的赵世炎一看到林墨书进来,先和高君曼问了好后,忙招手朝着林墨书笑道:“墨书”

林墨书快步走过去,看着赵世炎脸上蹭上的几道锅底黑,指着赵世炎的脸,掩嘴轻笑:“琴生,你瞧你都成大花猫了。”琴生是赵世炎的字,自从林墨书和赵世炎熟悉了以后,仗着自己比赵世炎大上一岁,就直接唤他的字,不唤他的名。

赵世炎长相特别端正俊朗,体格又很健壮,不笑时常常会让人误以为他是个严肃的人,其实他是个特别活泼热情的性子,也不和林墨书见外,就把自己的脸凑过去,调皮的笑着:“那里?你帮我擦了。”

林墨书拿起灶台上的一块白色棉布,擦了擦赵世炎脸上的锅底黑。

高君曼先把菜篮子一放,走到正在生火的赵纫兰身边,嗔怪道:“纫兰姐,你怀着孕呢,还在这么呛人的屋子里待着。”

赵纫兰摆摆手,扬起笑脸开朗的说道:“没事,我最近就喜欢闻辣味吃辣椒,估计我肚里是个女儿。”林墨书看着赵纫兰的腹部,因她只有三个多月的身孕,肚子还不显怀,所以还是很平坦。

那么平坦的腹部竟然装着一个小生命,林墨书觉得很是神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赵纫兰笑道:“再说我还有两个帮手,世炎是四川酉阳的,中夏是湖南宜章的,他们都是吃辣的人。”

听到中夏这个名字,林墨书眉心一动,她忽然想了起来,她曾经听傅斯年提起过,邓中夏和傅斯年都是北大国文系的同学,傅斯年和罗家伦在创立新潮社初期时,就邀请过邓中夏也参加新潮社,不过邓中夏没同意,因为他那时已经决定参加北大另一个由学生会干事许德珩和黄日葵组织创办的国民社。

高君曼坐在赵纫兰身边烤着灶台火,问道:“等会,你还要亲自给他们送到吉安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