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厚载冷哼一声,仰着下巴道:“是与我无关,祝你接下来的生活愉快。”他说完,就径直的走了。
望着张厚载远去的背影,丁肇青神情厌恶的“切”了一声。
林墨书以为是丁肇青和张厚载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不好意思明问,只笑道:“走吧,不然等会守常先生携稿潜逃,咱们就拿不到稿子回去交差了。”
丁肇青转过身,跟着林墨书继续往前走着,走了几步,丁肇青忽然道:“林编,若是以后遇见那人,就假装看不见好了。”
林墨书不解,她疑惑的看向丁肇青:“为什么?”
丁肇青说:“那人叫张厚载,是法科政治学四年级生,同时也是《新申报》的特约记者,和上海《神州日报》“半谷通讯”栏目的主持。他前年在《新青年》投过稿,引发了一场旧戏的争论,和我们《新青年》的同人编辑们结了怨。”他顿了顿,又说道:“哦,对了,他还师从林纾,是林纾的弟子。”
提起林纾这人,林墨书就明白了,她知道钱玄同和刘半农唱过的“双簧戏”,自然是明白林纾本人和《新青年》之间的那些旧怨。这张厚载自己也曾和《新青年》结怨,又是林纾的弟子,遇见他自然该是绕着走假装看不见才对,丁肇青提醒的没错。
“我明白了。”林墨书无奈的笑了笑,感叹道,“这师徒二人大抵天生与《新青年》磁场不和。”
路过图书馆第二阅览室时,听到里面传来读书声,读的文章内容是前几天发表在《每周评论》的文章,因为是她自己校对过的文章,稍微听了几句就觉得很是熟悉。
她趴在门口好奇的探进去,里面坐着十来个人,都是国民社的成员,她一眼就看见了坐在最前面的邓中夏,站在桌前读文章的是许德珩。
邓中夏也看见了她,朝她招招手,从凳子上站起来弯着腰跑了出来。
林墨书小声问道:“你们在干嘛?”
邓中夏回答说:“我们国民社新开了一个分享美文小组,把认为写的好的文章朗读一遍,大家一起讨论。”邓中夏回头看了一眼正在读文章的许德珩,继续说: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你们《每周评论》仲密先生写的《平民文学》。”
仲密是周作人在《每周评论》发表文章用的笔名,许德珩朗读的这篇《平民文学》是周作人先生前两天刚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文章。
林墨书再次探头环顾四周,找了一圈也没发现毛润芝的身影,她问:“今天怎么没看到毛润芝同学?”
邓中夏说:“他去旁听邵飘萍先生的新闻研究会了。”
林墨书问道:“对了,邵飘萍先生答应担任你们国民社的新闻顾问了吗?”
邓中夏点了点头:“嗯,答应了。”
林墨书指着走廊尽头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办公室问:“守常先生在吗?”
邓中夏想了想,告诉她说:“在的,世炎应该也在。”
林墨书笑道:“他们学校今天没课吗?怎么天天往北大图书馆跑?”
邓中夏:“他现在可是守常先生的首席弟子,恨不得天天往图书馆溜达一圈,我还和他说让他快点从高师附中毕业,然后考进北大就能从早到晚的待在北大图书馆。”
林墨书敲了敲李守常办公室的门:“守常先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