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明渊谦虚的笑:“运气好罢了。”
他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在座的几人方知道他厉害,连忙起身又作揖,这回交谈更欢,乔明渊也没什么保留,将自己的答题思路说了,又说了自己文章中的一些段落,那几人听得连连点头,林西澜也敬佩:“你想的这一点我没想到,似乎你的说法更为新颖。”
“你的答法更深刻。”乔明渊道。
两人一阵互推。
旁人笑道:“还给不给活路了?你们都厉害。”
“谢兄来了,也听听他的。”有人又说。
话音未落就有个二十六七的青年走了过来,他就是那三甲榜上的热门人物之意,谢赟。他显然跟林西澜已经相熟,坐下之后就跟他们聊了起来,林西澜将乔明渊引荐给他,几人一直聊到天黑才散。仿佛没有谈过瘾,又约了明日再来。
一连两日,几人都在登科楼上谈笑风生。
眼见着明日就要放榜,这一日散榜前,乔明渊别有深意的跟林西澜和谢赟说:“我与你们相识一场,两位若有难处时,不妨到西经胡同一百二十号的小院来找我。”
那小院是他前天花十两银子刚刚租的,地方不不显眼,没引起任何注意。
林西澜和谢赟只当是他住处,点头答应下来。
之后便都散了。
三月十二会试要放榜,时间紧、任务重。
会试有主考官两位,副考官二十八位,因为要赶着殿试,会试的名次得赶紧排出来,考官们的压力很大,考完之后便开始紧张评卷。三月初八上午考完,三月十二放榜,期间三十人要看完四千多试卷,每个人至少要阅卷一百多份。贡院放了考生,大门紧闭之后,一应程序同乡试一样,封卷后起送给各个阅卷考官。
火字房中,六个阅卷官在紧张的阅卷,屋子里鸦雀无声。
“好文!”
互听其中一人拍了拍桌子,满脸喜色的捧着手中一份试卷:“此文如星辉璀璨,字字珠玑,当为传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