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查案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天启帝派去查案的钦差尚且年轻,不过三十四五,因家境殷实长得脸皮嫩,瞅着像二十五六,在查案过程中,钦差微服私访,被陈丛艺那女儿看上了,险些强抢入了府,养成她的面首。
钦差得脱险境后打听,才知道那陈小姐真不是个好相与的,这些年来打郴州府乡试放榜后,那些青年才俊没少遭殃。不服从她的,多半来年连郴州府门都出不去,因为衙门不给他打引路条,活生生将人困在那一方天地里。
入了陈小姐的闺阁暖帐,有些被糖衣炮弹和美色腐蚀,甘愿沦为她的男奴;有些因为始终不愿意屈服,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意志消沉。
总之,两口子造的孽一点都不少!
案子引起了轰动,民怨沸腾,因犯人跟陈丛艺有直接关联,当即倒了大霉。
人犯入了京,陈丛艺跟着就上了奏章,说他年老体弱,请求辞去内阁阁老一职,改任别的闲职养老;女儿的过错他有管教不严之罪,罢官也无话可说。
他在朝廷上一哭二闹三上吊,说对不起先皇嘱托,对不起今上栽培看重,愿以死谢罪。
屠扬跟他一唱一和,拦着演了一出,将陈丛艺这辈子对朝廷的贡献都说了个详细。
天启帝被堵得没了脾气,准了辞退内阁,却没准他辞官。
到底是屹立朝廷几十年的老人,知道这种情况再跟天启帝对着干谁都讨不来好,这番以退为进,倒也保住了他的乌纱帽。
但有人不乐意看到陈丛艺全身而退。
事情没两天,陈家受到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跟当初黎文希倒台的时候如出一辙。陈丛艺根基不比黎文希差,论果决却是一等一,他知道再不抽身而出,等于是要全家送命,一咬牙一狠心,女儿女婿没救,奏请天启帝严判那两人。论罪过,陈丛艺的女儿女婿必死无疑,判了斩立决,陈丛艺自请大义灭亲,亲自监斩。
他做到如此地步,下手的人对结果并不满意,瞅着陈丛艺平安度过了一劫,仍旧想再生事端。
狗急了尚且跳墙,陈丛艺急了也咬人,内阁面和心不和,谁的手笔大家心里都有数,于是一轮新的争锋再次上演。
天启帝瞅着这些氏族大家闹腾,唯一的感觉就是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