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康,边关三年,你的赤子之心已淬沥肝胆,知道何为精忠报国,那么对淮南兵变,也有了新的见地呢?
人非草木,朕不信一个那么相似的人,与你朝昔相伴,会生不出丝毫情愫,滴水可以穿石,暖阳融化坚冰。
待若干年,佳人在侧,儿女绕膝,你的仇恨不会淡却了吗?
只要淡却就好。
第162章 嘱托 乖乖,前头那个六年……
此后, 慕容府多了一股小清流。
下人们都以为这四少奶奶出身低微,穷乡僻壤来的,高攀上如此权贵豪门, 又被四少爷所不喜, 新婚之夜不曾圆房,必然战战兢兢的过日子。谁知, 恰恰相反,这位刚及笄岁, 青杏儿般稚嫩的小丫头, 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惯是有手段的。
第一被收服是老爷和太太。
怎么收服的呢, 对温氏,她毕恭毕敬, 奉若神明,每每晨昏定省训话的时候,站的端端正正, 一副婆母的话是天条、是圣旨,十分受教样子, 完了还虔诚地恭维一句:“母亲说的甚是, 儿媳深以为然。”
本来温氏觉得她白衣寒门出来的, 粗鄙世俗, 见识浅薄, 配不上康儿的, 不料落落大方, 工诗善词,气质做派莫不是大家闺秀的典则俊雅。盘账算筹手到拈来,当家理纪百事皆通, 竟半点不似贫寒人家出身的。
温氏本想着,自个作为国公府的女主人,贵妃的亲娘,自然要摆出婆母和一品夫人的款儿,给这个新儿媳立一立规矩,叫她服帖顺从,哪曾想是个如此识大体的,一张巧嘴吐字含芳,说出的话娓娓动听,让她一个饱经世事的挑不出丁点毛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