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94章

杰弗里恶名远扬,堪称物理学界的杠精刺头。

而詹姆斯身材高大,性格冷硬,还是俄国血统,出身于战斗民族。

这两个人凑在一起,没人想劝架。

不仅没人劝,甚至还有人想挖墙脚。

费米奖得主劳伦斯年过七十,依然精神抖擞,他凑到景明身边,轻轻说道,“jing,你有兴趣来普林斯顿任教吗?”

景明有点无奈。

“你要知道,麻省理工只会培育工程师,他们的理论物理烂到……”,劳伦斯做了个鬼脸,“你懂的”。

“还有加州理工,他们的基础物理和数学的确都很好”,劳伦斯强调道,“但那又如何?普林斯顿才是学者的天堂!”

“嘿!劳伦斯!”

杰弗里千算万算没算到,居然有人想挖他墙角?!

“我可没有说错!普林斯顿的确是研究的天堂!”

“加州理工也不差!”

几个大佬为了景明的归属吵了起来。

最外围的学生们又酸又妒,只恨不得被争抢的是自己。

周围叽叽喳喳,景明听得头痛。

他只好高声道,“抱歉,杰弗里,詹姆斯、劳伦斯教授,我今年十六岁,没有任何教职,仅仅只是一个高中生!”

景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应该没人想邀请他去教书了。

果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一片哗然。

证明了正质量猜想的景明竟然是一个十六岁的高中生?!

“十六岁?我没听错吧?”

“高中生!我博士了都还没证出什么猜想呢!”

在耳边学生们叽叽喳喳的感叹和嫉妒里,彼得努力踮起脚尖,对着景明疯狂拍照。

这是一个大新闻!

与此同时,好些个物理学家面面相觑,脸色复杂。

物理学史上有很多的天才,他们引领了一整个时代。

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

七十岁的劳伦斯突然感叹一声,“你才十六岁啊,那你就更应该来普林斯顿了!”

“普林斯顿可以为你提供全额奖学金以及大量的生活补助,我可以向你保证,在你入读期间,不需要花费一美分!”

“呵呵,来加州理工,你可以直接获取毕业证然后留校任教!”

杰弗里讽刺道,“一个证明了正质量猜想的人,你还要他规规矩矩修学分,普林斯顿的招生委员会不如去吃屎!”

劳伦斯愤怒不已,“只要他修完主要课程,我们就发毕业证!并且请他留校任教!”

景明实在头痛不已。

他根本没打算留在国外。

“对不起,我比较喜欢华国,更想留在自己的祖国”。

“太可惜了”,詹姆斯叹气。不是他胡说八道,而是华国的科研环境对科研工作者很不友好。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华国学者都想回国?”

杰弗里难得没有刻薄,“我教过一个华国学生,他取得博士学位后非要回国。”

“可据我所知,你们的科研生态很不好,而且在数学和物理这些基础理论上,华国科学家的贡献太少了”。

“jing,你待在那里只会消磨你的物理天分”,劳伦斯真心实意地劝他,“你得来普林斯顿”。

“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学者,随处可见的诺奖得主,你可以和他们坐在一张桌子上,边吃饭边讨论天体物理、凝聚态、高能物理等等”。

景明蹙眉,他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认真严肃,“可华国是我的祖国”。

千万种好处,都抵不上这一个理由。

“可是你们华国……”

“抱歉”,景明实在不想继续呆下去了,“如果没有别的问题要讨论,那我先走了”。

谢半珩对他形容过f厅的布局,景明顺畅地穿过过道,在周围人又酸又妒、格外复杂的脸色中离开了。

景明和谢半珩一走,物理学家们有的聚在一起聊聊天,有的只想赶紧回去看景明的论文,把自己没搞懂的部分弄弄明白。

很快,厅内就散去了一大部分物理学家们。

彼得终于有机会挤进去了。

“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彼得!请问杰弗里教授,你认为正质量猜想被证明了吗?”

杰弗里冷漠地看着他,“你是谁?”

“我曾经采访过您”,彼得小心翼翼地提醒,生怕惹怒了这个神经病,“纽约日报科技板块,当时是主编密尔顿约的您”。

杰弗里冷傲地点点头,“是你啊”!

他在三十八岁那年完成了全部的引力场方程求解,论文多达两千页,并借此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第二天,彼得采访了这位诺奖得主,深知对方的骄傲以及……刻薄。

但又能怎么办呢?还不是只能原谅他!

彼得沧桑一笑,尽量平心静气,“那么请问这个正质量猜想的重要性如何?”

他说完,突然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