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早时母慈子孝的母子,最后渐行渐远,太后满腹的辛酸,觉得儿子不理解他。
第五年,十四岁的幼帝懂了权衡之术,提拔了太后的政敌、冯家的对头为丞相。
太后很是生气,觉得儿子是故意与她作对。
“你想做什么?那人就是个卑鄙小人?你舅父、表兄任的都是闲职,他们都避嫌了,你还不想放过,好,索性让他们呈了奏疏告老回大冯庄去……”
“儿臣多谢母后成全!”
太后被自己的儿子气得大病一场。
老国公夫人、国公夫人入宫探望。
晋国公父子递了辞官文书。
幼帝以为,他们是要胁自己,爽快地应了。
没人知道,这是老晋国公感觉到了危险,想保全自己一族,索性隐居山野不再过问世事。就算没了官职,他们冯家还有爵位。
老晋国与长子、长孙回大冯庄,其他人迁往蜀中,另建一支,称蜀州冯氏,更将称之为“归野”。归野蜀地,远离斗争。
太后与幼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幼帝十六时,要为他选妻,幼帝明言,自己的妻子绝不能是冯氏女,那什么预言就是一个笑话。
太后冷笑道:“为了你的帝位,你将你舅父、表兄都赶出朝堂,你这般性子,哀家可舍不得自己的侄女受苦。”
她私下曾对心腹宫人道:哀家有女,绝不会嫁皇帝这样的夫婿。
若不是因为她喜欢先帝在前,她如何会嫁入皇家,明知先帝寿数不久,可她嫁了,只因她是冯氏女,而冯家对嫡女教养视若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