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大汉哀帝 高桥崆 1451 字 2022-10-19

这一瞥看似不经意,实则大有深意。

但等到介意并且防备接下来事情可能发展的趋向时,似乎一切为时已晚。

朱宛亦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赶路赴约这件事上,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在意小果的动向。

固然,就她所熟悉的小果而言,历来无需旁人介怀甚至照拂,毕竟自幼因生存竞争受到的历练以及由此获得的宝贵经验,无不远超同龄人水平。即便遇到突发事态,照理说也是自己更有可能受到小果的关照,而不是相反。

话虽如此,待到宛亦猛然觉察到与他同行的小果不知去向时,也曾有过片刻的张皇。她不愿相信对方竟然不辞而别或者开小差去做与打探“雒阳星辰危矣”无关之事,更没有证据证明对方遭遇了任何险情,毕竟这孩子是有功夫在身上的。

她更倾向于断定,小果没准一时兴起,被一路上好玩的物事勾去了注意力,例如醉心于街头卖艺、杂耍、赌棋等新鲜玩意,又或许是遇见了需要寒暄几句的故人,这才致使掉了队,想来不过多久就会再次跟上自己的步伐吧。

况且未时将至,离银杏林尚有一段路程要走,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耽搁。于是定了定心神,只身继续朝东行进。

这样紧赶慢赶,使得朱宛亦如愿在未时到来前迫近银杏林入口处。对义兄安危的关心,此前不断增添着她探求真相的勇气,继而使她义无反顾地走到了如今这一步。她在僻静的环境中四下观望,洞悉可能出现的端倪,同时对小果的最终复出仍抱着一丝微弱的期盼。

孩子终归是孩子,长个儿并不总是与心智成熟相伴。

正当宛亦逐渐对小果的不负所望不再心存半分幻想时,一个飘然而至的褴褛老者尊容蓦然映入眼帘,中断了她实则别无选择的权衡。

“草民裘氏,仓促邀约翁主莅临。唐突之处,望乞恕罪。”恭敬行礼致歉过后,已逾知天命之年的裘老头缓缓仰面,双眼顿时在林间斑驳阳光的反射下迸发出炫目的紫色光芒,旋即印证了此前小果的说法:他在市井离奇接触过的诡异老头子,确乎长着一副紫色眼眸。

“裘老丈,您的眼睛”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近距离目睹对方眼珠子不同寻常的色彩时,朱宛亦依然甚为动容。

“实不相瞒,草民的视力从数月前开始便每况愈下,戴上凹面的紫色琉璃既有助于更好地看清眼前的景色,也可以防止翳疾的进一步恶化。”满面沧桑的紫眸老者脸上浮现出似笑非笑的表情,“不想草民年轻时习得的一些雕虫小技,倒是减少了暮年可能经受的生活不便虽然严格说来,当下草民所处的境遇,已经不能称其为‘生活’了,叫做‘苟延残喘’兴许更显贴切。”

“听您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朱宛亦敏感地捕捉到裘老头声线中异于长安当地语言特质的抑扬顿挫,不免有此一问。

“草民本是雒阳人氏,时运不济,不幸沦落到这般田地,让翁主见笑了。”裘老头面如死灰。

雒阳人氏?雒阳!果然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