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狗比太后到底为什么那么狗?欢迎收看今日说法!(。

第51章

我和李祯一动不敢动,屏息凝神地待在角落里,听着太后和文太师“互诉衷肠”。

这一听不要紧,虽然没听到任何和江南道五十四州案相关的东西,却是听到了太后和文太师的风流史。

简直是作孽。

我把听来的对话拼拼凑凑了一翻,得出了这样一番过往。

正如我之前所知道的那般,文太师的父亲是个穷书生。文父从洪州进京赶考,途径扬州江阴,被江阴一户富商独女瞧上了。文父并没有考中,却被富商家招作了上门女婿,帮忙打理家业。

而后,文父再也没机会读书入仕,这便成了文父一辈子的遗憾。

他只能把他所学倾囊教于幼子,亲自给幼子开蒙,陪幼子读书。

是以,文太师和他父亲感情极好,也极为敬重父亲。

只是,因为家贫而入赘一事,一直是文父心中的一道坎儿。文太师深知此事,故入仕后,将多年于朝堂上经营所得悉数安排在了洪州,于洪州买屋置地,告老还乡也是回了洪州,只希望了却早已过世的父亲一桩心愿。

而在当年,文太师也因自己父亲是入赘一事,造尽了学堂里小孩子们的白眼。

太后当年是他的邻居——唯一护着他、为了他和其他小孩子们打起来的那个青梅。

太后是大臣之女,文太师不过是商人之子,怎么看怎么门不当户不对。就这样过了十年,本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偏偏文太师一心考取功名,觉得有了功名方才“配得上”,而就在他考取了功名的同一年……太后被指了婚。

嫁的正是先帝。

按照太后的说法,从嫁进皇家,到先帝死去的二十几年里,她从来没有一刻不厌恶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