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先帝庙号文帝,是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他采取的一系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国库比本朝先前的任何时期都要充盈得多。他由因为殚精竭虑,去得很早,不过四十二岁便薨逝于案前。

——这是官方的说法。

而根据我和李祯听墙角听到的……太后没少从中搞小动作。

谋杀亲夫啊这是!

太后偏心,人尽皆知。当年她一直想让肃王当太子,先皇只以为她是偏心得过了头,也没往多了想。但我朝是嫡长子继承制,当今圣上当太子那会儿也没有什么过错,既嫡又长的,先皇便任由太后闹腾,死活都没肯同意。

只是太后并没有因为当今圣上安稳继位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在今圣的后宫中打起了主意。

用心十分险恶,亦十分直白——只要大儿子的后宫斗得你死我活,怎么也留不下子嗣来,那皇位不就是肃王的了么?

就算不是肃王的,那肃王作为名义上今圣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今圣从肃王这儿过继一个孩子过去继承大统,也是顺理成章 的事儿。

这就是为什么太后从来就没有给皇后好脸色过;

为什么太后非要让舒婉儿进宫,设计了今圣和贵妃“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开始;

为什么太后要给李祯下□□,再栽赃给贵妃;

为什么太后一开始还打了抢走贵妃儿子的注意……

这一切,通通都始于几十年前,那一道错误的圣旨。

始于那场三媒六聘,把当年那个只等着意中人高中后,来家里提亲的少女,迎入了宫中。

在后宫中消磨光了青春的日子,使她的内心开始像蛇那样扭曲、缠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