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倘若他是吴子原,他会不会“大义灭亲”的站出来举报?
说真的,他也不一定有胆量。
毕竟一边是好友的名誉,一边是自己的前程。
谢行俭按了按发痛的太阳穴,心道他来到古代后,莫名其妙的总会思虑很多。
万氏一事,搁他上辈子,他定会热心的匿名捅到上层,可画面一转古代,他却有些犹豫。
他会顾忌很多,会考量万氏与谢氏两族的差距,会琢磨他举报后,他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他爹娘会不会受牵连?
假如吴子原真的知情不报,谢行俭莫名觉得他也许能理解。
若吴子原逞强考前举报万宝华,可替考一事还没发生呢。
学政大人会相信吴子原?不会的。
只会当吴子原是在胡闹搅乱考场纪律,说不准还会被判个信口雌黄的罪名。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吴子原与他一样,同为农家寒门子,对上万氏秀才族,必定输的惨败。
贸然举报成功就算了,若是不成功,惹起万氏一族的群愤,吴子原的下场料想应该不会太好。
谢行俭将这件事来回想了好几遍,最终觉得他今天直白的质问吴子原有些唐突。
他还是太年轻了,心里有什么想法总是会一股脑的说出来,这样的行为可要不得,容易犯官场中捕风捉影的大忌。
想通过,谢行俭便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不再去关注。
院试朝廷是不组织庆功宴的,不过乡试不同,乡试取中的是举人,放榜第二天学政大人就会下令宴请所有榜上的书生前往郡守府开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