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却也有人想通了一些。
对于嘉钰帝而言,要能保证大楚的江山姓赵,才能不愧对列祖列宗。可如今新帝的人选落在一个没成年的孩子身上。
嘉钰帝不相信所谓的忠心与人性。即便是此时忠心耿耿的老臣,在有了监国的权利之后还能不能放的开,也是一件玄之又玄的事情。嘉钰帝不敢赌,也不能赌,所以在这个时候,他的选择只有姬昀。
因为能和皇权相比的,只有神权。能够对这个皇位毫无觊觎之心的,只有祭司。
一切偶然之下,都有必然的影子。
不管各位大臣怎么想,圣旨还是被送到了摇光阁。
姬昀很平静,她的身份也无需跪拜接旨,所以也只是在一边看着赵胤承跪下去接旨谢恩。
这不只是一份圣旨,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赵胤承本人是同意的,可他的同意里,也掺杂了许多不可言说的运作。她喜欢这个孩子,可她终究是自私的,无论是谁,在她心里都比不得宋瑾。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么她就会帮他好好地走下去。
按照礼法,嘉钰帝的丧葬之事应该要排在赵胤承的继位大典前面。这两件事情都需要姬昀的出现,所以姬昀很是忙碌,也很辛苦。暑伏之中,仍然要穿着厚重的礼服,笔直地站在太阳底下参加各种祭礼。常常是回到摇光阁以后,就只剩下打盹喝水的力气。
她都有点羡慕小路子。哦,不对,现在应该叫他宋路了。投冤问状的事情一了结,姬昀就帮他从慎刑司的体制里脱离出来,更名改姓,赶去颍州了。
也就是京都里的事情实在离不开她,若非如此,姬昀说不定就要忍不住从京都溜出去。她与她的宋哥哥,已经多日未曾相见了。几乎是一闭上眼睛,就能够看到那个人的面容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姬昀心里好笑。自己这莫非是害上了相思病了。书信已经不能够排解缠绵不断的相思,姬昀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去见到一个人过。
在祭司大人的焦灼与幽怨里,夏天过去了。
皇子皇孙本来该为嘉钰帝守孝三年,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事从便宜,赵胤承很快继位,改国号为靖平。
新帝登基,免税一年,大赦天下。百姓都很高兴。本来也是这样的,百姓并不关心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是谁,只要能够让他们过得好,皇帝姓甚名谁,年纪大小,他们都不是那么在意。
赵胤承既然做了皇帝,也就自然不能够继续住在摇光阁。而紫宸殿已经重新整修过一番,只待新帝入住。看起来很坚强沉稳的小皇帝,在搬出摇光阁的前一个晚上,拉着姬昀的手,特别没形象地哭了鼻子。
赵澜镜去世以后,便是姬昀一直带着他的。不知不觉中,在赵胤承的心里,姬昀早就成为了他最亲近的人。姬昀无奈,只得安慰他,摇光阁以后仍然是随便他来,才把红着眼睛的小皇帝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