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市儿童福利院里有很多无亲无故的孤儿,有的是父母家人去世、没有法定监护人,会把孩子托管在这里。有的是孩子生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被家人故意遗弃的,没地方送也会送到这里。
儿童福利院也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养机制,几乎送过来的身体健康的孩子都会在10岁以下的时候被各类家庭看中、带走领养,可是年龄大一点的,或是身体又先天残疾的,就很难被领养家庭带走,只能一直在儿童福利院呆着,直到成年。
文冬就以前从未来过这里,这次跟着三人组一起来采访,是他第一次踏入儿童福利院的大门。
在车上的时候,张谊就有些伤感地说:“儿童福利院这个地方,真是去一回心里难受一回。”
坐在后排的孙哥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文冬就不明就里,一边转方向盘右拐,一边问:“什么意思啊,师姐?”
张谊叹了口气,把头扭向窗外:“那里的孩子们都太可怜了,看着心里就难受。”
一时间,车里没人再说话了。
文冬就便专心开车,心里想着,到底是怎么可怜的孩子,能让内心强大的师姐都不忍多说。
儿童福利院这个地方,平日里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但是每到年底就会特别的忙。因为要接待各级领导、各类企业层出不穷的、络绎不绝的所谓“献爱心”活动。
文冬就他们这次来,就是要采访z市10个中型企业联合组建儿童福利基金的新闻。这个基金会通过募捐的形式为儿童福利院募集资金,用于福利院的硬件升级和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开销。
到了福利院门口,文冬就停好车,拿着平板电脑就下车了。
平板里有他做好的访谈计划,张谊和孙哥配合,先对这10家中型企业的代表和福利院的院长进行简单的采访,然后对基金会的具体运作、募集善款、启动仪式等信息进行报道,最后再采访一下福利院方面准备好的儿童代表,这前期工作就算做完了。
文冬就他们到的时候,儿童福利院里已经有不少人了,有企业里的人,也有不少各路媒体的记者。
大家都是混一个圈子的,即使不知道具体名字,也大致知道供职的媒体,整天跑新闻现场的,彼此都挺脸熟。
文冬就到了以后,和几个相熟的记者朋友打过招呼,然后就打开平板电脑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