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

他先是登陆邮箱,最后确认一次采访内容,然后依次给每个企业的联络人电话沟通采访时间,最后找到了福利院院长。

院长是个40多岁的中年女人,带着眼镜,姓穆。

文冬就说明来意之后,穆院长非常殷勤地拉着他的手寒暄了半天,搞得文冬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收了几回才把穆院长手里握着的、自己的手给收回来。

“哎呀,文记者,不好意思,主要是我们这小小的儿童福利院很少接待像你们这种国家级别的电视台采访,最多也就一年到底你们来一次。”穆院长爽朗地笑着,“希望文记者以后能够多多来我们院指导工作,提高我们的曝光度,这样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才能多多来关注我们福利院,孩子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穆院长说的倒是真的,儿童福利院他们电视台几乎每年年底的时候才会来一次,报道当年的捐款情况、院内的升级改造情况,最后再号召社会力量一起关注弱势群体之类的。

这一次,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基金会,可能他们还会再晚几天才来。

“穆院长您客气了,”文冬就微微欠身,谦逊有礼,“这都是我们分内的工作,应该的。那个,一会儿对那10家企业相关领导的采访,您看采访地点是定在室内还是室外?”

“会议室吧,一般大型采访都在那里。”

把张谊和孙哥安顿好之后,文冬就联系企业代表按照约定时间前来接受采访。因为采访的本子都是前期反复对好的,基本不会出什么意外或是问题,文冬就安排好之后,就夹着平板电脑,拿起孙哥的小型摄像机到福利院的外面去拍些空镜头,方便后期孟哥剪辑、制作。

文冬就在福利院的前院拍了些热闹非凡的场景,觉得无趣,便提着摄像机、夹着平板顺着小路往后院走去。

后院不大,一左一右种着两棵又粗又大的梧桐,此时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都掉光了,纷繁错乱的树枝在阳光下投射出斑驳的影子。

此时阳光正好,文冬就对这个景致很是满意,便拿起摄像机拍了起来。

文冬就以为院子里没人,可是当他单肩驾着摄像机一路拍摄的时候,突然听见期中一棵梧桐树后有小孩子嬉笑的声音。

文冬就好奇,就驾着摄像机朝树后走去。

映入摄像机镜头的,是四个人。两个大概6、7岁的小孩子,一男一女,坐在小板凳上正手舞足蹈的拍着手,发出欢快的笑声。

两个小孩子身后,站着一个12、3岁的少年,男孩子穿着一身虽然破旧但却很整洁的白色校服,宽宽大大的并不合身,在这个时节也显得单薄不堪。男孩子此时正负手而立,站在另外三人的身后,唇边带着隐隐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