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都在纷说宁先生此着实在一绝,为昭明而捏把汗时,昭明却忘神地注视着窗外远方的晚霞落日。
暮夏的橘粉色霞光澄澈清透,似乎为西湖与山树都披上了柔软的彩纱。
“阿弥陀佛。有智大丈夫,发心贵真实。心真万法空,处处无踪迹。所谓大空王,显不思议力。况复念世间,来者正疲极。一茶一汤功德香,普令信者从兹入。”
昭明观景有感,随手一调,便将茶汤调成了天空般的青灰色。
“这、这是什么茶汤……”
“昭明禅师这是彻底放弃了吗!”
白栎看到这里,也极为惊惑。
方才姜墨兰已说过,汤色考验的是茶人的制茶技艺,色纯白,说明茶质鲜嫩,制作工艺精湛。色偏青,则说明蒸茶时火候不足。色泛灰,则说明蒸茶时过了火候。色泛黄,则说明茶叶采制不及时。色泛红,则说明烘焙时火候太过。所以说茶汤除乳白色外,皆为下品。
可是昭明,却敢调一盏青灰色的茶?!
昭明又对沁微笑道:“可否借姑娘发间的那朵橘色小花一用?”
沁微迟疑着,在得到宁先生的许可后方把发间的小花递给了昭明。
昭明将小花摆至茶汤左侧,然后亲自献给了宁先生。
“小僧这一盏,只是随性而调,并没有什么很了不起的名字。既然茶色与此刻的晚霞交相掩映,溢彩呈辉,不如就叫夜合花吧。这,便是小僧心中最美的茶。”
宁先生怔了怔,还不敢试试这茶汤。
“小僧以为,茶之最高境界,是要合乎人的心意。人的心意是什么?然则人不同,心意也不同,所谓心随境转。合乎心意,是让人起意,而不是去寻找对方本来的意在哪里,然后迎合之。我等茶人,若为迎合他人心意,而恪守成规,只怕,才是失了茶和美的本意,也失了人的心意。”
宁先生听完,也有些动容,便泯了一小口,不想这一小口,却是滋味甘滑无比,不禁又饮半盏,最后更是贪婪地全部饮完。
“阿弥陀佛。宁先生,能喜欢小僧的这盏夜合花,一切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