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杨将信放好,写下回信,告诉老先生自己已经回到家,感谢老先生在火车上的援手,那个小孩已经回到父母身边了……
虽然觉得自己的状态很好,但不可否认,在收到这封信后,得知老先生无恙,苏俊杨变得更加开朗。
两年后,在苏安瑞三岁的时候,迎来了他人生中第一个能一家团圆的春节,春节又有了长假。
在苏安瑞五岁的时候,两人大学毕业,一个留校进修,继续写作,一个则正式进入纺织厂,从基层做起,再进入管理层。
“阿杨,我发现纺织厂的效益越来越低,其余的民营纺织厂都在精益求精,就我们,总是老一套,花样也少,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倒闭了。”
孙文丽看着近两年的财务报表,有些犯愁,可惜她只是一名中层员工,她的话根本起不了作用。
“你说妈看出来了吗?”
“应该看出来了,要不,你去问问?”苏俊杨放下手中的书说道,开放后,一些收益不行的国营厂都倒闭了,纺织厂也在其中。
而他妈已经打点好关系,调去了他爸的机械厂,比起纺织厂,机械厂更难被模仿超越。
在掌握一定话语权后,姚虹女士就开始改革了,不管是外观还是成本都要进一步提升,所以苏俊杨觉得他妈肯定看出来了。
“那我去跟妈商量商量,早做打算。”
孙文丽兴致勃勃的去找婆母,和她商量对策去了。
在苏安瑞同学上初中的时候,他爸是老师、是有名的作家,他妈开了一个服装厂。
一开始她只买了一块地盖了个小厂房,机器什么的通过纺织厂的渠道购买。主要是请人设计衣服款式,然后批量生产,刚开始人难请,能请到的人设计出来的东西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