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 105 章

虞幼宜坐在外间,从袖口掏出一块盈润美玉出来,正是羊芷静拿给她,请她送给虞玉的那一块。

虞玉这一病,恐怕是心病所致。希望静儿送的玉佩可以稍稍分一分他的心神,让他略微松快些罢。

虞幼宜静静地摩挲着这块美玉,随后又好生收回袖口内。她屈指敲了敲矮几,脑内思量了一会儿,又看向白蔷开口。

“白蔷,你把柜上那一套《大学》带上,拿那套内有解注的。”

白蔷点了点头,即刻便去办了。

如今时候还早,瞧着现下也无事,虞幼宜指了两个丫鬟跟着白蔷湘竹一起,捧了这些东西往虞玉的住处走去。

她还没去过府中公子们的住所,又叫了侯府老人刘嬷嬷在前引路。刘嬷嬷自是答应,立刻引着虞幼宜往内里去。

公子们的住处在内院的另一侧,与女眷这边隔了一道精致的青砖矮墙。两处距离不远,刘嬷嬷带着虞幼宜一行人穿过几道门后,便到了这边。

这半边也与女眷住处差不多大,也是同样的精致考究。但因这里只住了虞楚和虞玉两个人,现下到了夜晚,便显得有些空寂之感。

虞幼宜一干人行走间,几乎没见到几个小厮穿梭而过,偶尔遇上几个也是两兄弟各自院里的下人,或是去准备伺候两兄弟洗漱,或是有别的活计要做。

刘嬷嬷笑着道:“大姑娘小时候似乎还是经常来的,但如今大了恐怕也记不太清了。二哥儿住在羲和轩,大哥儿住在——”

虞幼宜微微笑着接上她的话,“大哥住在煦煜阁。”

刘嬷嬷怔了一下,随后笑得更加灿烂了些,“原来姑娘还记得。”

虞幼宜微微一笑,记忆里虽然不甚清晰,但还有稍许从前虞幼宜幼时的回忆。

那时候,虞幼宜似乎经常跟着虞楚一起在侯府里四处没事找事,二人也常常到对方的住处去一处嬉闹。

虞幼宜幼时和虞楚的关系极好,柳霜岚没走之前,兄妹俩几岁上曾一起在苏芳阁里住过一两年。

刘嬷嬷引着虞幼宜一行人走了片刻,一座亮着灯的宽阔小院现在眼前。

“大姑娘,这便是二哥儿住的羲和轩了。”

虞幼宜点了点头,她抬眼向远处看去,东边还有一个灯火极亮的院落,是虞楚的煦煜阁。她虽然想要过去瞧一瞧,只是今日到底是为着虞玉而来,虞楚那边便改日再去。

她收回眼神,带着几人进了羲和轩。

羲和轩当值的小厮见到是虞幼宜,立刻便恭恭敬敬地让开。又有小厮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张口道:“大姑娘来了。”

虞幼宜点点头,向前面的正屋望去。

正屋内,青禾端着一个黄铜盆,似乎正准备出去倒掉。他看见虞幼宜在院里后,立刻吃了一惊,赶紧把手上的黄铜盆拿给其他的小厮,又上前来引着虞幼宜。

虞幼宜四下看去,心叹道虞景管束的倒还真是没得说,这一眼望过去,没瞧见一个丫鬟的身影,都是清一色的小子在院里侍候着。

屋内,虞玉用了膳后回来读了会儿书,觉得自己的头仍有些昏昏沉沉地发晕,心里也因为近日的事烦闷不已,索性便把手中书丢到一旁,穿着日常的一身衣衫,连头上的发冠都未曾摘下,便合衣倒在里屋的一张矮榻上。

他正闷闷地没说话,听见身后一阵脚步声,只以为是青禾等人进来预备着替他更衣,便仍旧是托着头侧卧在矮榻上,没怎么动。

忽地,一阵轻柔女声传进虞玉的耳内,“二弟今日果真是有些乏了,这么早便准备歇下了,倒是来得不巧了。”

虞玉吃了一惊,立刻翻身起来坐正,一眼便瞧见立在门边,手里拿着几卷书,正笑意盈盈地望向他的虞幼宜。

虞玉的脸微微有些泛红,他没想到虞幼宜这时候会来看他,不然他肯定不会这般随意地歪倒在矮榻上,叫大姐姐瞧了笑话。

虞幼宜已经被青禾引着进了房,随意挑了一处坐下,又把手上的书轻轻搁在方几上。

“瞧着二弟的风寒还未好全,正巧得了些补品,二弟也该好好调理下精神。”

虞玉坐在虞幼宜对面,低着头道:“不碍事的。”

虞幼宜轻声一笑,“怎么不碍事,若你精神一直这般昏昏沉沉的,之后怎么去考大比?”

虞玉一愣,下意识地抬起头来看向虞幼宜。

虞幼宜的脸庞映在烛火暖光中,比平时显得要温和了许多。

“二弟是胸有大志之人,切莫在此关节上一蹶不振。”

虞玉看着虞幼宜,虞幼宜平和的面孔上仍是熟悉的平静沉稳的一双眼睛,此刻也依旧笑着望向他。

“知道你心中必定是仿徨不已,但只要心里能有自己的一杆秤,做正确的事,坚定自己的心志,问心无愧就好。”

虞幼宜将方几上的几卷书拿起,轻轻递到虞玉手上。

虞玉低下了头,握着虞幼宜递过来的书,好半晌没说话。

屋内陷入平静之中,这一对姐弟没有张口,旁的小厮丫鬟自然也不会出声。

众人只是静静地立在原处。

青禾忍不住抬眼看向虞玉,却见到虞玉低着头不出声,唯有一双白净的手用力地攥着书。

良久,他看见虞玉微躬的后背有些许不易察觉的颤抖,随后虞玉的泪水顺着他的鼻尖滑落,一滴一滴落在他的手背,还落了几滴在虞幼宜递来的书封上,被虞玉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拂去。

自虞玉开了蒙读书以来,青禾已经许久没有见过虞玉掉金豆子了。

便是那夜被许氏那般厉声咒骂,虞玉也只是发了场高烧,依旧是一滴眼泪都没流。

可此刻,平日里府上最阳光不过的虞玉却抓着那几卷书,无声地落了好些泪下来。

虞静珠对他怨怼的话语和眼神,许氏从前对他的微词和前几日的咒骂,虞景那夜暴怒的神情,虞楚依旧以平常心对待他的模样,虞幼宜一直以来对他的开解。

还有晚间祖母的那句“正直的好孩子”。

这些记忆,一齐涌上虞玉的心头。

刚开始他没有什么动静,只是忍不住有些小小的呜咽之声。到最后,声音逐渐转大,他这几日心里的纠结与矛盾彻底爆发,整个屋内的奴仆们都听见了虞玉的号嚎大哭。

就仿佛这个小小郎君,将多年来心里压着的所有委屈和不解,都一股脑地倾泻了出来一般。

虞幼宜收回眼神,什么都没说。她既没有劝虞玉勿要伤心,也没有说旁的男子勿落泪之类的话,只是静静坐在一旁陪着号嚎大哭的虞玉。

虞玉作为曾经侯府最受宠的姨娘之子,表面上风风光光,里里外外更是有许多上赶着巴结他的人,所有人都觉得虞玉的命太好,虽生在姨娘肚子里,可却没有逊色虞楚太多。

明明是个庶出,却依旧过得风光无限。有掌家且无主母压制的亲娘,颇有些美名的胞姐。而嫡出的虞楚名声却不大好,多少人都以为虞玉是能争一争这侯府袭爵的。

只是没一个人想过虞玉是怎么想的,也没人知道虞玉其实只想和府中手足兄友弟恭,从未肖想过其他。

所有人都觉得虞玉过得很好,其实不然。

亲娘逼着他上进,胞姐只当他是个好用的筏子。虞玉是守礼之人,如今二人出了事,孝道二字又如同一道重重的枷锁一般,压得他喘不上气。

就是那二人没出事前,虞玉在外听到的流言蜚语,只怕不比虞幼宜和虞楚少。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埋在心里,回府后依旧是那个朝气蓬勃的虞二少爷。

虞玉紧紧攥着虞幼宜给他的书,放声痛哭了好一会儿,方才慢慢止住。

待他缓和下来,抬头想要郑重地谢过虞幼宜时,却发现对面那个清丽的人影早已经先一步离去,而一旁的方几上静静地卧着一块盈润美玉雕刻的玉佩,上面有个小小的,笨拙的“静”字。

青禾见虞玉平复了下来,便拿过方几上的玉佩递给虞玉。

“大姑娘方才已经回去了,留下了这枚佩子。瞧着这佩子实在精致,不知是不是大姑娘送给少爷的。”

虞玉就着袖子胡乱擦了把脸,接过后仔仔细细地看了下,嗓音仍旧有些沙哑。

“不是,应该是羊家二小姐转赠的。”

青禾哦了一声,没有继续再问。

虞玉忍不住再次看向对面空荡荡的位子,烛光仍旧萦绕四周,只是缺了那一个柔和的轮廓。

他摩挲着佩子不住地想,虞幼宜的悄然离去,或许是这位大姐姐对他的另一种体恤。

作者有话要说:小龙虾的季节就要过了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