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第 129 章

易总管心里这般想着,嘴上便随口拟了个字谜走个过场。他眼光不差,这梁文彬是个什么货色他也看得出来,若是出了个难题,或是叫梁文彬作催妆诗,只怕又要耽搁上好一阵了。

易总管的问题一出,梁文彬心中更有些迷糊。这字谜太过于简单,都不需要秀才军师在一旁帮忙,他就已经一下子猜到了谜底。

“又红又绿,喜风喜雨,这是一“秋”字罢?”

梁文彬的疑惑只在心中一转便压了下去,罢了,管他的,只要顺顺利利把虞静珠这尊大佛接过去就成了,想那么多作甚。

易总管哈哈一笑。“正是正是!如今已至夏末,正迎秋高气爽,如此也算是应了时节。新郎请,新嫁娘已经等了许久了。”

梁府家仆一涌而上,纷纷挤进侯府内,倒是真带起了点热闹气氛。人群喧闹,没人看见易总管悄悄抹了把汗。

一旁有小孩子正想着新郎迎亲时要一直给新嫁娘家里塞红包糖块,原本还指望着能凑热闹蹭上点好东西,没想到这新郎官这么快就进去了,难免失望。

“别人家里都要拦上许久,散许多糖块的,真没意思。”

易总管听了,苦笑着从袖口里拿出几吊钱散给府前的孩童们,小孩子们这才高兴起来,打闹着散去了。

自吉时到,至梁文彬顺利进了侯府,整个过程连一刻钟都不到,比虞静珠在小厅里耽搁的时间还短些。

在前厅中宾客的喜庆喝彩声之下,梁文彬顺利见到了虞静珠的面。

新嫁娘到上轿前,原本该脚不沾地过去的,可既没人相送,虞静珠只能自己不尴不尬地走了出来。

宾客们看见走在红绸上的虞静珠,有些忍不住面面相觑地嘟囔起来。但梁府的家仆们吹着礼乐,很快又将宾客们的疑惑之意散在这热闹气氛之中。

梁文彬顺顺利利地牵着虞静珠的手,将她牵到了红轿中。

远处,虞幼宜静静地站在一角,望着做出羞怯模样的虞静珠。她的身旁又站着方才过来找她的羊芷凝等人,还有一个柳茹。

柳茹与孟凌性子相仿,二人一见面便立刻打得火热,在一旁嘻嘻哈哈地闲聊着。羊芷静跟在两人之中,羊芷凝则在虞幼宜身旁,一同望着前厅的热闹场面。

侯府自中庭为界,后院仍是与平常一样安安静静,相比前院的喜气洋洋,仿佛是在两个世界一般。

羊芷凝望着,感慨出声。

“从没见过谁家嫁女这般快的,都是能拖一时拖一时,拖到不能再拖了才洒泪相送,三步一唤新嫁娘的小字。如今你二妹妹这回虽然看着热闹,可没见到一个娘家人在其中,不知道如今这场面,是不是她想要的。”

虞幼宜平静地看着排场算不得多大的梁家仪仗和不甚精致的那顶红轿。虞静珠似乎是因为团扇遮脸的缘故,并没有发觉这些,人已经坐在了红轿之中。

这红轿,今日一坐,从此大半生都会耗在梁府之中。

上辈子作下许多孽事的虞静珠,这辈子无人引导,自己心甘情愿地走进了虎狼窝内。

“是不是她想要的,如今也已尘埃落定。从此之后,她过得好与不好,都是她自己的事。即便再苦再累,她也只能自己忍着。”

这是虞静珠自己选择的路。

羊芷凝想着虞静珠看梁文彬如同看救命稻草一般的眼神,再想了想梁文彬真正的家世,不由得露出个凉凉的讽刺之笑。

连阳侯府的侯爷是个什么性子,有许氏在前,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位侯爷是个容易心软的,即便虞静珠被查出真的不是侯府血脉,有那十几年的父女情分在前,虞景或许会对她不理不睬,但也不至于叫虞静珠低微成如今这般。

实在是虞静珠曾经做过的种种恶事丑事,消磨了他人的最后一份耐性,最后一点情分。

虞幼宜最后望了一眼,收回了眼神。

红轿中,虞静珠静静坐在其中。虽说她性子莽撞,但如今也是她的出嫁之日,她这个娇女子自然是会有些害羞的。

她上红轿前,一直拿扇子遮着自己的脸,唯有路过侯府抬嫁妆的长队时看了一眼,看见嫁妆规格虽没她想得那么丰厚,但也还算不薄。

罢了,不能奢求太多,她到底是做了丑事,能得一份不薄的嫁妆已经很不赖了。梁府富贵,过去了还有得是好日子呢。

红轿轻摇,似乎是被梁府家仆抬了起来,稳稳地远离她生活了十几年的侯府。

外面的礼乐声依旧热热闹闹,沿途也仍旧能够听见四处街坊喜气洋洋的道喜声,和梁府家仆分发铜钱糖块的声音。

虞静珠心中越来越安稳,得意难以自持。她悄悄放下了遮在面前的圆扇,想瞧瞧她这个侯府二小姐出嫁的排场。

遮着娇媚容颜的团扇一挪开,那对如丝媚眼却愣了起来,眼中得意之情慢慢消失,复而是些茫然之色,怔怔地打量着周围。

她伸出手,摸了摸这轿子内的红绸,还有各处构造。

大户人家迎亲,都是专门找工匠赶制喜轿出来。喜轿要用上等的木材,又过了许多道红漆,描金雕花,最后才能完工。

可这梁府的轿子,怎么看着似乎是普通轿子外面裹了层红绸就抬出来了?

她的指尖愣愣地划过红绸,这红绸似乎有些劣质,她打磨精细圆润的指甲刮过,竟然就已经有些脱了丝的模样。

啪嗒一声,虞静珠手中从侯府里拿出的,十分华美更添缀了许多精巧红玛瑙的却扇掉至脚边。

因着侯府人的态度,这却扇也算不得多么精致华美,只能说堪堪算是侯府能用的东西。但即便是这般,比起这有些简陋的红轿,这柄红扇仍被衬的仿佛是天宫之物一般。

一丝已经带了些初秋凉意的微风顺着不大严丝合缝的车壁一侧吹了进来,吹得虞静珠轻轻打了个颤。

忽地一下,红轿停了下来,她听见外面的梁府奴仆们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渐渐散开,不安弥漫在众人中间。

礼乐声也已经停了下来,原本就心神大震的虞静珠脸色难堪地张了张口,想要问问是怎么回事。

新嫁娘的喜轿,自娘家至夫家起,需绕过庙井之地,且要避开车水马龙的地方,为的就是避免与其他车马相冲,耽误迎亲的路程。

这喜轿,按惯例,到夫家之前是绝不能半路停下来的,寓意着新婚夫妇感情和和美美,畅通无阻,日子和稳没有任何不顺,一生圆满白头到老。

在行至一半便停下来,可是相当晦气的,有些新嫁娘甚至会为此愤起重返娘家。就算到了夫家,也容易被夫家忌讳,为夫家人不喜。

可她呢,她如今哪里还有退路,她不能像其他新嫁娘一样十分有底气地吆喝着回娘家,只能屈辱无比地坐在红轿中,等着夫家奴仆的解释。

因着这个惯例,外头的人见着了喜轿也会停一停让个路。别人的大喜之日,除非有仇,不然也没人想触人家的霉头,让一让沾沾喜气,对面家仆也会以红封作谢。

到底是谁,是谁拦住了她的喜——

随着礼乐声渐渐消隐,代替了这些喜气洋洋的声音响起的是一阵肃穆悠长的丝竹之声,又夹杂着许多环佩玎珰作响的声音。

虞静珠坐在红轿里看不到是个什么场景,外头梁府的奴仆们却看得一清二楚,纷纷呆站在原地。

一座规格极大,样式又与大蔺寻常轿子很不一样的金步舆,被十来个奴仆抬着,路过前方。

这步舆与寻常的很是不同,上面雕刻的花纹是大蔺人没怎么见过的样式。步舆中设四根华美的梁柱,支撑着一个圆拱形的篷顶,四边只设了薄纱轻扬。

梁府家仆们瞥见纱帘微晃间,露出了一轮倚座在上面的窈窕女子轮廓,周围跪立着两个同样勾人的侍女,手中皆是捧着一个圆盘,高举过头顶,奉与正中那个坐姿颇为随意的女子。

层层纱幔随风而已,中间女子的侧脸映入众人眼中。

梁文彬不自觉地赞叹出声,整个人看呆了眼,愣愣地骑在挂了大红绸花的马上,甚至忘了自己身后还有刚迎出府的新嫁娘。

那女子似乎看见了这边一大片喜气颜色,她微微侧首,一双有些魅人的眼眸转了过来,和其他人不同,她的眸子是淡淡的银灰色,一看便知是异邦人。

女子只瞥了一眼,便再度转回了头。随后,一阵声音悠扬好听,但咬字有些生涩的女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