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 134 章

太后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已经消隐了下去,一双眉头微微蹙了起来,双眸中方才还慈和的眼神变得有些漠然。此时的模样,立刻让虞幼宜回想起这位是在深宫中厮杀到今日的人。

正殿前,传话的宫娥眼神也有些不好看。妃嫔拜见太后,原应该是在殿外等候太后传召方可动身进殿。可这良太妃,竟然还不等太后张口,便已经走到了殿前。

虞幼宜眼眸微转,衡安郡主仍旧是寻常模样,只是脸色看着有些不甚高兴。而皇后已经收敛起了方才与太后调笑的神色,静静地坐在远处一言不发。

长公主神情最为不耐,一双秀美温和的眉头此时蹙得比太后还要紧上几分,摆明了是与良太妃不大对付的。

宫铃摇晃,锦帛相擦,虞幼宜敛下眼神,同样如同皇后一般静静地站于太后身旁,并不发话,等待着这位似乎有些嚣张的良太妃的到来。

她最后一眼瞥了下太后垂在身边的手。看来太后似乎是因为某些原因而有些忌惮良太妃,论理,良太妃这般嚣张,太后便是当场降下罪责也没人能说什么。可太后只是脸色有些冷漠,却并没有说其它。

殿外闪过几丝流转华光,虞幼宜低着头,瞧见层层叠叠的金紗附在淡色云锦之下,一双缀了许多华美宝石的绣鞋映入眼帘,前方投下一轮长长的暗影。

她冷眼瞧着衡安郡主的模样,与衡安郡主一般行了个大礼,却并未出声。

皇后也无声地行了个礼,只是个寻常见面礼,不及二人郑重。

长公主一声没吭,似乎仍旧坐在一旁,和太后一般静静地看着来人。

“妹妹怎的这时候过来了,看来四小子今日可算是得些闲了。”

太后的声音响起,分毫没有方才那般漠然的情绪,而是依旧温和。只是这吐出来的话似乎有些隐隐所指,不甚亲切。

皇后原本时常会接太后的话,现下却敛眉坐在一旁,不出一声。

良太妃似乎是不怎么在乎似的,她双眸一转,看着前面的虞幼宜,语气十分惊异地出声。

“可是虞家长女么,我在宫中左等右等没等到这孩子,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呢,没想到原来是在太后这里,可真是碰巧了。”

衡安郡主翻了个白眼,不就是晓得了虞幼宜在这边才过来的吗,装什么偶遇呢。

太后笑吟吟地,“这虞家姑娘与衡安岁数相仿,哀家看着喜欢,便唤过来说两句话。”

虞幼宜这时候才抬眼,看清了这位良太妃是个什么模样。

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风韵犹存的脸,分毫看不出是太妃之姿。若不是这一身衣裳,只怕说是资历老一些的妃嫔,都不会有人不信。

良太妃双眼极其美艳,眼尾微挑,桃花双眸波光粼粼,能看出些蔺泽的模样。只是她的双眼比蔺泽显得要含情许多,一颦一笑之时,似乎噙着无限的情绪在其中。

太后的话音刚落,良太妃掩嘴笑了两声,指尖上的长长护甲配着那双眼眸,有种说不出来的妖异感。

她似乎对太后的话没甚在意,不待太后开口看座,便慢慢地行至右边坐席中,直接坐在了皇后因谦让而空出来的首位上。

和长公主居同位。

长公主斟了口茶,似笑非笑地开口,“看来良太妃今儿身子不大爽利,寻着座便坐下了,想是过来的太急,累着身子了罢。”

良太妃依旧不在意这些,只是笑盈盈地看了眼虞幼宜。“自然,既是我儿挑定的姑娘,我这做娘的,当然是要迫不及待来瞧瞧是位什么样的人儿。”

殿内一片寂静。

“砰”地一声,长公主重重将手中茶盏搁在身旁矮几上,双眼冷冷地盯着对面的良太妃。

虞幼宜敛眉,此刻不是她能随意张口的时候,且先好生呆着,勿要随意行动。

只是这良太妃,也太过嚣张了些。

纵然她是蔺泽生母,可上面这位太后,才是蔺泽的嫡母。良太妃这话虽不算得说错,但在太后面前这般,实在有些挑衅意味。

这不,太后亲生的淮阴长公主瞧着已经很有些不悦了。

良太妃似乎惊了一跳,关切地开口,“淮阴这是怎么了,可是茶水淡了?这些奴婢也真是不会看人眼色,还不过去给长公主重斟一盏。”

“良太妃,哀家宫里的人,无需你来支使。”

太后静静地一句话,良太妃立刻巧笑嫣兮地请了罪,只是倚靠在坐席中的身子一动没动。

不过虞幼宜依旧捕捉到了良太妃眼里一闪而过的暗色。

半晌后,太后才再度开口。

“既然妹妹知道虞家长女的事了,正好,哀家也不必再派人去给妹妹传话了。如今你既来了,正巧与幼宜见个礼罢,日后便是一家人了。”

良太妃笑着称是,却没有半点动作。

“原本还想着先让虞家长女与我儿见上一面,既有太后娘娘作保,这些虚礼倒也免了。”

太后抿了口茶,“礼不可废,良太妃放心,泽儿已经在圣上那里求来了圣旨。他的婚事终于有了了个谱,你也可安心了。”

良太妃脸色僵了一瞬,随后瞬间转为寻常模样。

长公主十分合时宜地开口,“良太妃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还没听见消息不成?是了,必定是太妃过来得急,没赶上前边的人传话罢。”

气氛顿时有些剑拔弩张起来,虞幼宜垂眼不语,原来蔺泽与良太妃的关系这般差,瞧着太后几人的模样,是知晓这消息多时了,良太妃竟半点不知。

静默片刻后,良太妃才再度淡笑着开口。

“原是这般,本宫还瞧着虞家姑娘与琛儿年纪相仿,是个不可多得的良缘。泽儿既然喜欢,本宫便不好强拆姻缘了。”

太后拧起了眉,“四子暂且不谈,三子如今将近年岁,你合该给蔺尧打算打算才是。四小子离弱冠尚有几年,何须这般急切?”

良太妃一瞬间微微蹙眉,似乎是有些不大耐烦。

“尧儿素有美名在外,何须着急?况且这姻缘天成,也不是臣妾说定便能定的,到底还是要看尧儿自己的意思。”

长公主没说话,但嘴角便似乎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容。

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现下殿内有六个女人在此处。虞幼宜不欲掺和太多,便一直在一旁低头不语,做鹌鹑样。只是良太妃与太后等人一来二往间,还是将话题扯向了虞幼宜身上。

“今日一见,虞家姑娘果然是个有本事的。泽儿一向没个动静,虞家姑娘回京城才几个月便拨动了这块木头,着实是个妙人。”

虞幼宜微蹙眉,总觉得在这句话中闻到了一些气急败坏的味道。还以为良太妃张口要说些什么话,没想到也是这般略带些挤兑的嘴皮子功夫。

她不甚在意这些,只依旧低眉顺眼无波无澜地回了一句,接住了良太妃这句话。

良太妃眼里划过一丝审视的目光。

“也好,泽儿婚事有了定数,臣妾也放心许多。只是臣妾还有个极好的人选,原想指给泽儿做正妃的,现下既有虞家姑娘在前,这正妃位子是虞家姑娘的,侧妃便留给我选定的这位姑娘罢。”

虞幼宜心中叹息,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演上这场戏了。

从蔺尧的话来看,良太妃似乎是个极其偏执的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蔺泽也不是软弱性子,定不会退让半步。

良太妃若不肯放弃,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只是不知道被这良太妃看上的人,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良太妃似乎控制欲极其强烈,想要插手蔺泽的婚事,想必也是为了暗中拿捏住蔺泽。既如此,她看定的姑娘应当是个十分柔顺的性子,家世又不是太显赫,比较好拿捏的娇姑娘罢。

见到这良太妃的一瞬间,虞幼宜便已经明白了良太妃为什么极其不想把她指给蔺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