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港城市民(17)

天道打工人 瞻星 1613 字 2022-10-21

十七章

钟笑荷有心要将阿庆转到普通学校去,这事不急在一时,因为她知道阿庆是囿于原地,不太敢往外迈步的性格,转学这事还是要慢慢和她沟通的。

……

《青年快报》编辑部。

主编任生正在排版这期书刊,对于新开辟的历史向栏目也已经选好了稿子,这其中他最看好的是一个主角在唐朝生活的故事。故事内容丰富而且融合了不少史料,对描述唐朝生活的细节也很真实。被众位编辑一致认为可以刊登,并且希望长期独家刊登。

说起来《青年快报》开辟这个栏目其实是带有一定目的的: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声明中表示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怀抱。这项声明让许多渴望祖国统一、香港回归的人士热泪盈眶,但也让一些心怀鬼胎、破坏香港和内陆和谐统一的分裂分子及部分英国人气急败坏,香港回归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事实,这些人便在回归之前肆意破坏香港的治安以及散布谣言动摇香港民众民心。

由于隔海相望对于大陆的情况不甚了解,部分民众对香港回归都抱有消极的态度,加之不少有钱有势的人怕被海那边清理,举家移民,更加深了部分民众对回归的抵触。

《青年快报》的老大恒日报业的老板梅永益是对回归抱有积极态度的这部分人,之前每年逢祖国寿诞,恒日报业的大楼总要挂出超长幅“庆贺祖国华诞”的字幅。梅永益作为报业集团的董事长,对港内的几种声音都相当了解,因而他希望旗下的报刊传媒能发挥他们传递思想的作用,稳定港内情绪,因此《青年快报》的新栏目应运而生。

总编任生看中了《我在大唐那些年》,因为它不仅是一个可读性非常高的故事,而且其中传递的爱国爱家、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正是《青年快报》所需要的。

《我在大唐》这个故事一个农家女入长安作为开端,文风偏向朴实,朴实中又有诙谐幽默之处,读来妙趣横生。对于这篇文章,诸编辑只做了略略几处修改,一致认为这个叫“驺虞”的作者一定是个老手,只是观其文风实在陌生,竟猜不出是业内哪位作家的新作,最后只能作罢。

《青年快报》编辑部审稿就花了不短的时间,因而到姜虞的稿件确定录入时就比阿庆的投稿录用晚上不少时候。差不多一个半月,姜虞才接到对方的回信,信函内还附带了一份签约合同,合同规定她现在的稿费是千字八十元,这个价格不高不低算是中等,但对方应承如果刊物销量高,稿费还会上升,这一条之下还有条约详细规定以保证她的权益,条件是稿件只能投给他们《青年快报》。姜虞细细看过,知道对方没有在坑自己就愉快地签约了。

这算是姜虞的第一桶金,仍旧是老规矩,姜虞负责赚钱,系统负责给她在股市翻倍。

……

时间慢慢往后推,姜虞已经来到这个世界接近半年。

“铃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