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酒,他妈的,酒。”

手突然高高举起,猛地砸下,碎了一地的瓷片。

有些砸在了宋修濂他们脚边,几人下意识后退几步,脸上尽是厌恶之色。

来的路上他们听报信的人说了事情的经过。

上午裴铭起来戏楼听戏,期间要了两壶酒,一股脑地全给喝了下去,喝完便撒起了酒疯,又是砸东西又是打人,还把叫过来的一个花旦给打伤了。

所幸人被抬了出去,腿骨折断,没有伤及性命。

宋修濂看着裴铭起的疯颠样,想起立承就是给这货醉酒后活活打死的,心中恶感腾地又深了几分,扭过头叫人提一桶水来。

待水来了,他从人手里接过桶,上前几步,“哗”的一下,一桶冰水从裴铭起头上悉数浇下。

寒月里的水透心彻骨,裴铭起猛然间受到刺激,“啊啊”大叫几声,一下子清醒过来。

“醒了?”这时,李叙过来几步,说,“醒了就跪下来给本皇子好生请礼。”

“皇子?”

几个下人脸上满是错愕,他们久居尚书府,没入过宫,自然不识得什么皇子。

当他们看到李叙掏出来一块镶了金边的令牌时,也不管真假,齐齐跪了下来。

“蠢货,算你们识相!”

李叙骂了一句,收起了令牌。

“哈哈哈”裴铭起突然大笑起来,“皇子?哪来的皇子,老子还皇帝呢!”方才那桶冷水只让他清醒了一会儿,并不能解他吃醉的酒。

这边还没疯够,脸上便火辣辣挨了李叙一脚。李叙脚重,直接给裴铭起飞踢在地。

之后稳稳落下,骂道:“狗东西,居然犯我父皇,我这就绑了你到他面前,治你个欺君之罪,砍了你的狗头。”

“来啊,取绳子来!”

李叙一声喝令,立马有人跑了出去。

“殿下,三殿下留情啊!”

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声哀戚,众人转身看去,见裴文眠战战兢兢走了上来。

“三殿下!”裴文眠走到李叙跟前,“通”一声跪倒在地,“老臣叩见三殿下,孽子醉了酒,说的全是糊涂话,还请三殿下手下留情,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裴铭起醉酒闹事后,立马有下人跑尚书府禀告给了裴文眠。裴文眠急冲冲赶来,刚踏进门便听到裴铭起那句“老子还皇帝呢”,顿时吓得屁滚尿流,连走带爬跑上楼来给逆子收拾烂场子。

那句忤逆之言,若是到了皇帝跟前,掉的可不只是裴铭起的脑袋,可是要灭他们裴氏满门的。

孽子,裴文眠心里大骂一声,喝了点浊尿就到处滋事,裴家迟早要断送在你手里。

“殿下!”心里一边骂裴铭起,一边给李叙叩头,腮边流下两道老泪。

“老臣叩请三殿下开恩哪!”

裴文眠泪垂涕泣,李叙心里多有不忍。他也清楚若真把裴铭起送到他父皇跟前,单就一句“老子还皇帝呢”,说不定父皇会斩他裴氏满门。

若真到了那样的境地,他的太子哥哥怎么办。皇兄自小病苦,待他却是十分的好,他不能让他再陷于苦痛之中。

李叙朝地上躺着的裴铭起看了一眼,对裴文眠说:“带他滚!”

裴文眠赶紧叫人扶起地上昏迷不醒的裴铭起,一边不住的磕头谢恩:“多谢三殿下,回去后老臣定会严惩孽子,戏楼里损坏的物件也会照价赔偿。”

李叙不言一声,看着他们出了戏楼。

“不错啊!”待人走远了,原文彰来到李叙身边,竖起大拇指夸赞,“越来越有皇子风范了,若非你来,舅舅我一时半刻还真搞不定这么个无赖。”

李叙笑道:“怕什么,对付这种疯狗,舅舅直接送官就是。”

原文彰摇头道:“怕是不成,尚书大人官阶大,舅舅我压制不过。”

李叙不屑道:“再大也压制不过你外甥我,舅舅尽管放手做,叙儿给你撑腰,咱不怕他。”

原文彰眉目舒展,笑意隐于眼底。

“好叙儿,得你这句话,舅舅很是欣慰,心里也是十分的踏实。”

甥舅二人的温馨画面传到宋修濂眼里时,宋修濂想起了李立承。

李立承在李叙这么大时,每日都被他逼着读书,他逼得有多紧,李立承叛逆期时反弹给他的戾气就有多凶猛。

几乎到了针尖对麦芒,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很少有李叙与原文彰这样温馨相处的时候。

可不管是针锋相对,还是温情密密,他都永远再不能拥有了。

站在满地狼藉的碎片堆里,宋修濂一阵失落,身心无力。

下午时候,裴尚书府。

从月来楼回来后,裴铭起被他父亲灌了醒酒汤,睡了一觉之后彻底清醒过来。

这会儿他正跪在裴文眠跟前,等候父亲的惩处。

“啪”的一声,一个巴掌重重落下,裴铭起脸上立时泛起了一片红印。

裴文眠指着他骂道:“畜牲,若非我去的及时,裴家就要葬送在你手里了。”一口闷气憋在胸腔,冲破喉咙,“吭吭吭”几声,咳得他满脸通红。

裴铭起哭道:“爹,孩儿醉了酒,一时糊涂,才说出那般欺君罔上的话。孩儿向您保证,以后再也不喝酒了,您消消气,不要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裴文眠拍着手边的桌子说:“养了你这么个东西,我能不气吗?早晚有一天我要给你气死。给你说过多少次了,要你收敛下你那嚣张跋扈的性子,你就是不听,如今差点给裴家葬送。你说,要是我去的不及时,你给送到了皇上跟前,皇上哪里管你糊不糊涂,早就一旨灭你九族了,到时你让我跟裴家的列祖列宗如何交待。”

裴文眠又将手指向他,有些恨铁不成钢,“但凡你大哥在我身边,我何至于跟你在此煞费苦心地耗费心血,我早就将你扫地出门,哪里凉快你待哪里去。”

裴铭起匐在地上磕头:“对不起爹,孩儿以后再也不敢犯蠢了。”

裴文眠叹了声气,靠在圈椅里,久默不语。隔了好久,许是顺过了气,他才心平气稳地说:“三皇子越来越有皇上年轻时候的样子了,不过到底还是比不得皇上,心有些软。”

“心软之人成不了大事。”

眼睛盯着窗户外面,天空灰蒙阴沉,一片死气之象。

“听说原武彰要回来了,回来好啊,他的将军之衔也该到头了。”

“爹此话怎讲?”裴铭起见他爹消了气,心情也跟着平和下来,“原武彰打了胜仗,皇上肯定会给他重赏,爹怎么说他就到头了呢?”

裴文眠将视线收回,落在跪在自己面前的儿子身上,伸手在他脑袋上戳了戳,“要不怎么说你蠢呢,白长了一副脑子,只知醉生梦死,不会长远考虑。爹之前在皇上跟前说的‘功高震主’的话不是白说的,皇上何其聪敏,怎会不知这么个理,只不过把原武彰当颗棋子使罢了。”

“如今棋局已成,棋子再无用处,自然也就该废弃了。”

“原武彰战功太盛,边疆十万多战士只听从他的命令,对皇上的号令置若罔闻,皇上又怎能会容他。这次回来,皇上定会摘去他大将军的头衔,赏他个有名无实的虚职。”

“试问,这将军没了将军的头衔,他还能称之为将军吗?不过是笼禽槛兽罢了,徒有虚名,不副其实。”

“这原武彰一倒,三皇子自然也就成不了气候。到时你爹我就可以好好酣睡一觉了。”

裴铭起仔细咀嚼着他爹说的这些话,忽而恍然,“爹,您分析的妙啊!”

裴文眠懒怠理他,摆摆手要他下去。

“去吧,好好陪陪你儿子去,只生不养,小心他以后不亲近你。”

“是!”裴铭起叩了一头,默默退了出去。

裴文眠揉了揉额角,突然觉得心情大好。忽然想起一件事,猛地睁开了双眼。

今天上午在月来楼里,除了李叙与原文彰外,他好像还看到了宋修濂。

宋修濂是太子的老师,怎么老跟三皇子的人混在一起。

裴文眠眯了眯眼,想了一策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