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章 调味的鱼虾

明霞抱着自己的竹筒,看着三位小朋友围坐在灶火旁边,唏哩呼噜香喷喷地吃着竹筒里的地瓜糊的时候,真觉得她们过出了野外求生节目的既视感。

明霞倒是没有灰心丧气。

她在心里默默订下第一个生活小目标。

先把带着这三位小娃娃,把日子混成正常的农户生活吧!

好歹有个不透风漏雨的房屋,配齐锅碗瓢盆,不用过着借粮度日的生活,能够多两套衣服换洗。

明霞心里想着事,慢慢抬起手里的竹筒,小小喝了一口。

因为明霞竹筒拿在手里的放凉,里面的地瓜糊明显有些沉淀在底部,因此明霞喝的这一口地瓜糊口感略微稀浅。

但就是这么一点不多的地瓜稀糊,在滑入明霞口腔的时候,竟然让尝过许多地方经典美食,以及各种这个年代可以成为山珍海味食物的明霞,第一感觉是,味道相当不错呀!

明霞又接着喝了两口,细细品尝,确认不是因为自己生理上太过饥饿而产生的错觉。

回忆前两天的地瓜糊的口感,今天的味道真是出人意料的美味。

在明霞还活在自己身体里的时候,随着年纪增大,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新陈代谢放缓,体重不好控制,因此除了增加健身锻炼的时间之外,还更严格地加强了饮食管理。

一日三餐的主粮,明霞基本上用红薯,玉米,五谷粥之类的粗粮代替。所以,她在超市买过各种各样的红薯品种。

红心的蜜薯,紫色的香薯,黄心的板栗薯,有香软流心,有粉甜喷香,还有不同地区不同光照土壤种植出来特色番薯。

总得来说,这些番薯的口感都很不错,而且甜度很高,完全可以当零食来吃。

但是,铁屋村种植的番薯,可不是那些为了迎合消费者口味,不断改良出来的优质番薯,他们只种植产量很高的白心番薯。

这种白心番薯口感比明霞当初在超市里买的番薯,口感逊色许多,甜度也没那么高,但它的有点,就是产量大。

明小丫的记忆里,只要管理得好,肥料上足了,锄草勤快,这种白心番薯所产的地瓜,个头基本上都在一斤半以上,而一亩地里,还会有少数几个,能长到普通成人脑袋大小。

口感差,产量高。

口感好,产量低。

在这个年代,毫无疑问,没有人会选择后者。

不好吃,算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该偷笑了。

像前些年,年景很差的时候,连地瓜米,也只能吃个三四成饱。

与口感细腻的超市番薯相比,在这里被大多数人当粮食吃的白心番薯,质地更为粗糙,还有一些吃着很难受的粗纤维。

而为了更方便保存而晾晒干硬的地瓜干,味道更加一般,放入水中煮成地瓜糊糊之后,对明霞来说,也只能勉强下咽。

明霞来到这里,吃这种地瓜糊也有几顿,始终无法从这样的地瓜糊糊中,体会到食物带给人的愉快心情。

不过,让她惊讶的是,同样的煮法,今天这锅地瓜糊,带给她味蕾的体验,与前面几顿完全不同。

一股令人味觉感到喜欢的鲜,将地瓜糊里甜味,完全调动起来,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鲜香甜美的味道。

明霞用竹片做成的简易筷子,夹起一根叶片微微发黄的野菜,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昨天明明也尝过这种细叶的野菜,叶片略带苦涩,吃起来没滋没味。

但今天这一锅,是加入了什么神仙调味料,野菜的苦涩口感,完全被那股鲜劲给冲散了,唯有草叶清香,弥散在唇齿之间,宛如一股春来的清新。

明霞琢磨了一会儿,将锅里每一样食材都考虑了半响,最后将猜测落在二二花捞到的一小搓小鱼米和小虾米上面。

这里面能被称为提鲜的食材,大概也只有这一小点儿不到一两重的小鱼虾了。

她突然想起来,大花当时说了一句话,大意就是这两种鱼和虾,加进菜里煮,特别香。

明霞听得时候不以为意,只以为是小朋友极少沾荤腥,所以一点鱼虾的鲜味,就让她们特别喜欢。

但是,从这锅地瓜糊糊看来,大花的说辞,真是一点儿也没有夸张。

这两种鱼虾加入地瓜糊糊中烹调,何止特别香,完全是将食物最本质的味道,完全调动起来,混合着一股纯纯的鲜,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在现代,味精鸡精也是一种增鲜的调味料。但如果过量使用,味精鸡精的味道,会将食物的本味掩盖。

但明霞能感觉到,这种鱼虾对食物味道的影响,比味精优秀多了,不仅不会遮掩食物原本的香气,反而能够让其味道更上一层。

明霞想了想,便直接开口询问她们,说道:“今晚这锅地瓜糊,味道真是太好了,是不是刚才二花捞的鱼和虾的作用?”

二花吃地瓜糊糊的时候,瘦瘦的小脸,像是被吸在竹筒上一样。她听到明霞说话,才舍得把嘴巴离开竹筒,小舌头舔了舔嘴角,咧着嘴巴,笑嘻嘻地说道:

“娘,你煮的方法不对,你要把米粒虾磨碎,先放进锅里,煮成汤,然后等所有食物都放进去之后,再把呦呦鱼弄成一小段一小段的,这样煮出来的食物,才是最好吃的。”

明霞瞪眼,压根没想到,这小豆丁大的丫头,竟然还研究出一套正儿八经的烹饪步骤,还有模有样的样子。

偏偏大花也捧着竹筒,认真地点头评价说道:“娘,你煮的不够入味,要不然会更好吃。”

明霞看了一眼竹筒里煮熟之后,微微泛着粉红的小鱼,真是无言以对。

这大概就是时空代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