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两日后在稷山和麻贵他们汇合了。
麻贵是备倭大将军总兵官兼朝鲜提督。
闻玄青领着一千锦衣卫倒是获取不了少信息。
“原来陈璘也来了?!还带了邓子龙?”,麻贵虽已经年过六旬,威严气势仍在,大将之风浑然一体。
“是的,陈大人和朝鲜水兵兵头李舜臣已经碰头。”,闻玄青一旁禀报。
一离开王京就被霍台令指示着去收集了一些情报。
麻贵皱眉,“他是个刺头,先不管他,既然这援军已经到,我方大概也有七万余人,倒可以对他们分别击破。”
陈璘不是善茬,是一把控制不住的利器,杀人也可害己,麻贵十分不想理他。
调查情报可是锦衣卫的看家本领,这陈璘私通李舜臣的书信往来都拿到了手。
闻玄青拿出书信,“这都是手下人临摹而来,一字一句都是原话。”
麻贵接过展开,霍台令一看,笑了起来,“复炎,你看这陈璘的人情关系搞的可还行?!”
从信上所看,这李舜臣在朝鲜倒颇有些怀才不遇,抱怨之意,之前被上司整治下台之后,心中抑郁,对陈璘抒发,这陈璘顺势抚慰再拉拢,还写了首打油诗。
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
逆胡驱襄日,妖氛倦今时。
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
圣皇求如切,超去岂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