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张子强要写信给全国人大

张子强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我已经讲过,他不会有这种告状的意识,那他又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呢?

听到李捷云律师和我谈到这件事,我曾很有兴趣地想了解一下当时张子强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因为可以挖一挖张子强思维的变化。可问了教管干部和林林他们,都不太了解这个原因。张子强已经不在了,而有可能知道这个原因的就是张子强同仓的关押人员,但,这些人也各奔东西了,因为他们不可能长期关押在看守所里,判决一下来,都被分配到各个监狱去了,这样找他们就很困难了。

现在我只能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做一个分析。

首先,他是落水者在抓救命稻草。张子强产生这个想法,有两个可能,一是,那时的张子强每天晚上可以看一段时间的电视,这些电视节目以新闻为主,他有可能在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了有冤案的人,在上访中申冤成功的。第二个可能,张子强一段时间关押在经济犯罪嫌疑人为主的监仓里,这里的人,一般都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也许有人给他出主意。因为,后来他给李捷云提出的具体条件,可以说明这一点。

张子强对李捷云说:“这封信写好以后,你要复制45封,要给每一个单位每天发一封,而且每封信上都要编上号,一直发到15封为止。”

李律师感到这个要求有点奇怪,就不解地问:“为什么?”

张子强说:“我听说,这样才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这就有可能是有人给他出的这个歪主意。

李捷云和张子强的这次见面就这样结束了。

李捷云后来有没有写这封信,并且把它发出去,我没有再追问。我觉得写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后来张子强没有再继续聘请李捷云作为他的辩护律师。

张子强对李捷云律师的法律解释不满意,尽管他后来给李捷云律师写了请他当开庭辩护律师的委托函,但到开庭前,他又变了。这是张子强的个性特征,即多变,他自己也一直称自己叫“老变”。

张子强最后请的辩护律师,是广东宏安律师事务所的童建华律师,这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律师。所以,这一次是李捷云最后一次和张子强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