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所谓打通商道,其实不过是联合各地船行,互利互惠,以交通之便得行商之利。可要想联合各大船行,非得有强大的后台才行。”所以,皇商兼四品采办赵自省可以,表面是平民实际背靠王室乃郡主之身的十七娘可以,却唯独当真无可依仗的赵羡词不可以。赵羡词长话短说,“自南省去南海郡,三省七十二郡,我父亲已结交三分之一,我愿悉数交给你。”

十七娘按捺不住的露出些激动来,却强作镇定道,“那么,你要什么?”

“我要的不多,相比你能从这三分之一漕运途中所得,不过九牛一毛。”赵羡词顿了顿,“我只要你帮我做两件事,一,送我和我娘子安全抵达南海郡,二,在南海郡为我建一个船行,至少要有二十只船。”

十七娘沉默下来。

一个拥有二十只船的船行,不算大也不算小,但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可要与漕运所得相比,确实是九牛一毛。

“我怎么知道,你是真的有这三分之一漕运,还是唬我?”

十七娘话音落,梁春冷着脸,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匣,打开放在十七娘面前。

木匣中整整齐齐放着三枚玉牌,“这是赵大人当年与南省三大船行合作的玉印,凭此印可与三大船行互通有无。”

十七娘伸手去拿,梁春面无表情地又收了回来,让她手上落了空。

赵羡词道,“我时间比较急,你可以有一天时间考虑,一天之后给我答复,不然,我就要找别人了。”

“这没什么好考虑的,”十七娘站起身来,“这么好的买卖,任谁都要答应。但我有个条件,你要先给我一枚玉印,让我确认它确实有效。”

赵羡词面不改色,把背后印有春和船坞的玉印递给了十七娘。

“赵老板爽快!”十七娘说,“既如此,我也不拿捏了,给我三日时间筹备,三日后子时,南省渡口见。”

回去路上,梁春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二小姐,幸好你给那娘们的,是咱们自己的船行,不然,另外两大船会听不听还不一定呢。”

毕竟,赵自省都离开这么多年了。

南润粮庄也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走过水路,那玉印还做不做得数,还未可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