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易父接过书童递上的信,黄纸展开,没有期待中的洋洋洒洒,不过寥寥数十字:

“功名利禄是吾辈所求,却非孩儿所求。功名耀门楣,利禄傍家业,身挑一门兴,终成不孝人。只求爹娘珍重,勿寻,勿念。”

一个教养了十六载的天之骄子,明明少时聪慧、大而成器,寄托着家族的希望,更有入仕为官造福一方的天资,却被一只无血无肉的木偶骗了去,沦落江湖,活成浮萍。

众相邻无不扼腕叹息,都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果然应了这句话。看来再聪慧的人也要当心看护,别让他走上歧途,否则半辈子嚼的书喝的墨都到了狗肚子里,还不如拿去烧火添柴来得有用。

一个大家族出了这样的事,说是丑闻都不为过。从此易府里里外外从老到小从家主到奴仆,对此不孝儿孙再没人提半个字,好像这个人就从没在这个家里出现过一样,他没来过,也不存在离开。

柴火烧得哔啵作响,红彤彤的火光烤得人脸上热烘烘的,像捂了块热手巾。蜀孑坐在座上,他一直听得安静,中间没打断过一声。满桌的饭菜只剩一点余温,易笙停下来,抬头看向蜀孑,有些不自在的、甚至是有些窘迫的看着他,道:“我……其实是这样一个人,你该失望了吧。”

蜀孑有点意外他会这么问自己。

就算易笙做了再大的不忠不孝十恶不赦的坏事,他对不起了谁,可他对不起的那个人不是他蜀孑,大可不必这样小心翼翼的在意着他的看法,在意他是否会失望。

不过蜀孑也听明白了,他们二人相处了这么久,早已成朋友,朋友之间当然会介意对方的为人品行。现下易笙开诚布公,对自己说了那么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因此害怕自己错看他也能理解。

想通这一点,蜀孑突然伸手,穿过宽宽的桌面盖到了易笙脑袋上,用力揉了一把,大笑道:“我为什么要失望,你要是当年不离家,我又怎么遇得上你?哎,别想那么多,你人这么好,对我尚且如此关照,当初也一定不是真心想要抛下父母,对不对?”

谁都听得出来这是安慰话,所以易笙没做声,一个人低头望着桌面,安静地沉默了好久好久。

作者有话要说:  牛年大吉,我们回来啦~~~

☆、金鼠良遇8

蜀孑不擅安慰人,既然易笙选择沉默,他只能在旁跟着静声不语,心中却在想,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富家少爷,居然甘心为了个木偶背井离乡,从此阔别锦衣玉食华服广厦,孤身一人踏进这红尘里,餐风露宿、抛头露面,每日辛苦只为赚几枚铜板钱,肉舍不得吃一口,衣舍不得裁一件,说是二十六岁的壮力青年,却瘦得像只有十七八,图什么?

若仕途不是心中所求,功名利禄也不是真心所愿,难道在街头卖艺唱曲比当官还来得快活?

蜀孑突然想到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