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阴无雨。
孔暄早起去院里水井旁洗了把脸,回屋见蜀孑还迷迷糊糊没醒,不但没醒,他还满脸通红,像是发烧了的样子。孔暄走过去搪了搪他额头,果然烫得吓人。这情况他束手无策,凡间小医不顶用,天上的药君又不敢请来帮忙,而他则一点不懂岐黄之术,思来想去,只能让蜀孑生熬。
不便耽搁,孔暄化作一团雾气,向城中易府飘去。
易府是本地大户,易老爷生前又德高望重,因此丧礼办得隆重,需在家停灵七日才能出殡。
今天是第二日,易府照样门庭若市,远的近的都来吊唁,一时间门外车水马龙,下人们忙得不可开交。
孔暄循着门户找到了地方,远远一瞧,高门大院阶柳庭花,看来易笙出身不错,还是个人间的富贵公子哥。孔暄隐着身,畅通无阻地飘进易府,一路走走停停,不多时便来到了灵堂正厅。
然后他就犯了愁。
易笙是哪个?
这里跪着这么多男子,他要怎么找?
又不能现身一问,只好挑了张空椅子一坐,闲闲悠悠地听厅内来来往往的众人叙话,几耳朵过后,寻着了他要的人。
彼时易笙与兄长们跪在灵前,两旁也有好些族内同宗兄弟们一起跪着。孔暄从没见过易笙,自然分不出谁是谁,待听他们说话间总有喊出名字的时候,便瞧准了人,把易笙认了出来。
他身上还揣着任务,一刻耽误不得,手拈起落使了点术法,让一个中蛊的小厮上前,将易笙请出灵堂,一路引到了后花园。
那小厮受了迷惑,请三公子出来时说的是外头有人找。易笙一听,不做他想以为是蜀孑来了,跟着小厮到了后花园,却见前方凉亭里站着一道飘逸身影。那人风姿绰约,神采光华,一张陌生面孔,不是他以为的人。
易笙微微疑惑,上前两步,拱手示了一礼,问:“阁下是……”
孔暄倒是不错眼地先把对方自上到下目无遗漏地打量了一圈,轻声笑了笑,心中想,没料到蜀孑瞧上的人这般清俊相貌,放到人堆里也够醒目,虽不是女儿身,倒也算相配了。
他清咳了两嗓子,亮了亮声音,方道:“你就是易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