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幸道:“没有啊,怎么?”
曾弋道:“无事可以不用拍我肩膀。大家都不是小孩了,不要拉拉扯扯的。”
殷幸瞪大了眼,谁要跟你一个男人拉拉扯扯。我这不是——
又听曾弋道:“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大可以直说,也不用拉拉扯扯。”
殷幸摆了摆手,道:“说什么呢,不喜欢拍肩膀就不拍呗。”然后侧头琢磨自己手里的书卷去了。
曾弋收拾好自己的课业笔记,青桐的字写得跟他本人似的,细细小小板板正正,一看就是胆气不足,读起来却十分清晰,跟她写字时的锋芒毕露完全不同。
她卧床的这几日,先生们教的更多是经世治国之要,诸如治世乱世之别、盐铁之论等,按乐妄先生的意思,沥日堂的学生,虽不必治天下,但必能懂天下,如此方能真正持正心、行正义、弘正道。
万物有其规律,乐妄先生曾说,从其所欲,成其所求,万物陶陶然,则善正盛而天下安,天下安则世太平,世太平则万物生——天下从此便可进入一种生机勃勃的流转轮回。
曾弋正是在宫中听闻了乐妄先生的这番见地,才决心要拜他为师,隐藏身份也要来沥日山求学。
她还记得小时候被父王抱着站在大殿上的时光。那□□臣已经散去,空旷的大殿里,父王抱着她坐在高高的王座上。
“弋儿,你听,”父王轻轻扶着她的肩膀,“听到了什么?”
她在寂静的大殿中听了半晌,只有呼呼风声。
“父王,这里太高了,弋儿什么也听不见。”
“用心听。”
风拂过大殿帷幔,像是远行的归人。风从山野中来,从市井中来,带着喁喁私语而来。风穿过高墙红瓦,穿过古刹青灯,将尘世的欢喜悲忧与情仇爱恨裹在一处,纷纷扬扬地洒进来,宛如光耀下的飞尘,细碎地跌落在空荡荡的大殿中。
曾弋听到了山间牧童的笛声、溪流里嬉闹的声响、街头叫卖声、夫子带着学生诵读的声音、善男信女在神像前的祷告……尘世喧嚣热闹,无数声音交织成一个斑驳陆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