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卫宗南……哦不,徐诏南的权势,她根本不需要借助王家的力量去报仇,但是报纸已经登出来了,撤也撤不回来,只好顺其自然,让王家糟心一段日子。
他们回到卫家之前的洋房,一切都没变,连佣人都是她熟悉的面孔。
“阿南,你不是升职了吗?怎么还住在这里?”
“我回国后去山西找大哥大嫂,以为你跟他们在一起,谁知道他们说你根本没去,这才向上头请示回上海任职,顺便要了这栋小楼。”
“啊,你不怕暴露吗?”
“放心吧,现在这里属于部队用地,外围设了布防,没几个人进得来。”
“我男人真是老谋深算!”
“老?我老了吗?”
“哈哈……”
奉承一个只会拿枪的木头男人,实在不适合用成语,还是直接一点,亲嘴更靠谱。
在他们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里,王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篇报道,将商玉苦心经营的路人缘败光,名衔也由教育界的慈善家改为挑战律法的婚姻插足者。
不止如此,那间声望颇高的女校受到舆论影响,特意登报澄清,当初为学校捐款盖楼的人不是商玉,而是陆家大小姐陆九曼。
慈善家名号是王家生意场上的王牌,也是许多上流人物对王家刮目相看的原因,澄清报道一出,直接影响了王家一半的合约订单。
王康礼效仿九妹,想要利用舆论的力量扳回颓势,可他忘了,小报的影响力怎么可能与官方日报相比,再加上卫宗南背后发力,硬是花了几倍的钱,终是没把热点新闻压下来。
商玉更惨,只要上街露面,随时都能听到骂她的声音,这些声音不存在讨论性质,非常直白地表明鄙视和厌恶。
心高气傲了这么久,怎么可能忍受非议?
她与路人争辩,结果被看热闹的人群泼了满满一盆夜香,丢尽脸面。
不必愕然,这一幕成为众多民间报纸的头版头条,全是卫宗南的功劳。
若不是商玉怀着孕,以她对九妹的所作所为,卫宗南绝对要赏她几颗枪子。
有了大靠山的女人整天以报纸为乐,尤其是看到王家的金牌匾被人泼上油漆,心里畅快无比,好好出了一口恶气。
安逸日子又过了一个月,王家的丑闻热度依旧不减,依着这份舆论,估计下一季度的生意会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