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歌人被骗过,轻易不太愿意相信人,墨书倒是个例外,因为她什么都不要,就只问了朗歌人他们的歌谣,写了一本小册子。
这倒是像墨书会做的事,余沙想。就是不知道她那边那本记录朗歌歌谣的册子,现在流落到哪里了。总归是没再见过,兴许毁了,也兴许没有。
那本歌谣册子,墨书也做了朗歌话的版本,被带回了朗歌。余沙问巫祝婆婆要了来,自己抄了一本。
“她是你很亲近的人吗?”巫祝婆婆拿书给他的时候问。
“不是。”余沙抚摸着那书册上面墨书的字迹,淡淡回答:“她是我很尊敬的人。”
那之后,余沙在那书山书海里找了整整两天,把所有墨书批注过或者翻译过的文册全部找了出来。这番寻找自然是有收获的,墨书醉心典籍,一生都耗在这上面,对所有文书经典的学习和诠释都有自己的理论和结构。如果她做过朗歌文书的翻译,她一定在翻译之前有大量相关的工作。
果然,在找到了大量,墨书对于中原话和朗歌语之间如何转换的批注外,余沙终于找到了一本厚厚的,布满了修改痕迹的手抄本。
封面写的是,《朗歌文字考》。
余沙摸了摸那熟悉字迹,一时忽然感慨万分。
墨书死了,不在了,却又还活着,活在这里。
而且即使没有他,墨书也会一直活着。
这世上终究有一些,不被动荡时局和荒谬人世消磨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