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继续吗?”半晌之后,明臻问她道。
赵泠音颔首,“嗯,叫人带郭啸吧。”
她想到那个在她阿爹葬礼上露出过异样表情的郭啸,敛了面上的笑容,沉吟了片刻,轻声问明臻,“平南侯……是不是也要回京来?”
她之前听百部说明年皇帝的圣寿准备要大办,想趁此机会召各地将领回京述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镇守四大关的镇北侯、定远侯、永宁侯以及平南侯,所以这次,那位陛下是又想整什么妖蛾子了?
她都有些期待了,不过……
明臻对她的消息灵通已是见怪不怪了,他将自己知道的也告诉了她,“听说是有人谏言,说是想……换防。”
什么!换防?赵泠音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是哪个蠢货想出的昏招啊?
换防,不是不可以,但却不能是现在,前几日她还收到边关传来的消息,说是四大关外的异族皆有异动,被四大名将压制了多年的憋屈和困苦,很可能一触即发,因为时机到了。
是的,时机。
若是四大关同时开战,便是有这四大名将镇守,大周于钱粮上未必能够供应得足,更别提还想要将他们换防了,换防后,他们曾经的优势就可能会变作劣势,事倍功半还算好的,最怕的就是白做牺牲!
世人皆知太|祖爱读史,开朝之初,太|祖在对四大边关的安排上用了十六个字——“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因情施策。”以概之。
当年世守镇南关的还不是如今的平南侯,因为镇南关位置特殊,地广人稀且又多险要,太|祖将整个广南府当做封地给了自己的义兄镇南王。
要知道,便是作为亲弟弟的靖安王也是没有封地的,本朝从没有藩王这一说,对镇南王的安排,叫世人尤其觉得太|祖之情深义重。
想至此,赵泠音不禁冷笑出了声,所以如今镇南王一脉已经全族灭绝了。
明臻看着她的表情,微微叹了口气,道:“阿泠,你……”
话没说完,被外面传来的一阵嘈杂之声打断了,两人对视一眼,往外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