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是高中说出这番话,一定会被政治老师批这是唯心主义,不乐观之类,不过心学放在此时还是蛮新奇的。闹市读书其实这个原理就是白噪音。
当你在学校早读的时候,同学们互相朗诵的声音相互掩盖,反而制造出了一个‘静’的假象,更容易不受别人打扰背书。反而在寂静夜里自己和朋友背书反而他
的声音会影响你。
傅清远沉思细想,附掌大笑,对王秀娘说:“妙哉妙哉,娘子你的儿子可真是出色,这番言论倒是让我受益匪浅。”
傅清远看这闹市,心思一起,摸了摸自己的一把美髯说:“我出个对子看看你能不能接上吧,天朗气清,鸣玉桥下童子背书。”
好在谢琰以前对文学还是很感兴趣的,做对子也还勉强,望了四周,想了一会儿,说:“我对风和日丽,平康坊内老丈捋须。”
傅清远点点头,笑道:“虽算不得工整,倒也勉强对上了。背书对捋须,押韵,只平仄还有些不妥,不过你这个年纪能即兴对出来已经很了不起了。”谢琰点头表示受教。
王秀娘羞涩一笑,看着自己的儿子,说:“多谢郎君夸奖,小子还不成器呢。”
傅清远沉吟半响,说:“他也算的上天资出众,别耽误了他的前途。不才是鹿鼎书院的院长,不知你们可有意来书院念书?”
王秀娘一脸惊喜,京城的鹿鼎书院、金陵的栖霞书院和川蜀的天府书院并称民间的三大书院,是除了国子监外读书人最想进的地方。
王秀娘自然愿意,谢琰却皱眉问他:“院长,请问一年的束修几多?小子家里贫寒,只怕交不起银钱。”
王秀娘急忙给他使眼色,这么好的机会千万别放过,她那里还藏了好些银钱呢。
傅清远也不着恼,笑吟吟说:“按规矩准备六礼,银钱给的一两,这一两包含了你的住宿书本饭钱,若是你真缺钱,我可以酌情让你给半两就可以了。”
谢琰摇摇头,说:“一两就可以了,不知何时可以去读书?”他和母亲卖东西一月也可以勉强赚个三两四两的样子,交了束修还是能生活的。
傅清远借了旁边卖书画的老板一张纸,写好了东西,装到信封里递给谢琰,说:“这几日刚好放月中假,你十七过来拿这个信交给门童即是。”谢琰接过信,怕母亲不放心,特地给了她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