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恨不得扇死过去的自己。叫你要名声!要什么名声!

出了这么大的事,刘府尹哪儿敢自专,二话不说先报给了金陵的刑部尚书。

金陵是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设有六部。

刑部尚书实惨!

接到报告的深夜,从温香软玉里爬出来,屁颠屁颠的连夜写了急报呈送京都。

大齐的邮政系统颇为发达,类似的急报从金陵发往京都,只需要十天左右。

然后北京的朝堂吵翻了天。

第23章 第二十三天

理论上来说,藩王是属于宗室一派,而勋贵们却更多的是指异姓国公,侯爷,伯爷,反正不姓秦。

但是由于皇室生育能力过于强大,大齐自立国百余年来繁衍出来的藩王宗室数不胜数。而这些藩王宗亲们多数与勋贵们联姻。故而勋贵与宗亲交杂,根本分不清楚。

于是掌握着权利的文官们从来不区分他们,没事的时候将他们统统称作“勋贵”,只有到了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去区分。

这么一算,正宗的勋贵再加上宗亲构成的“勋贵”,总人数不知几何。

所以光是勋贵内部的意见就有好几种。觉得秦承嗣擅离封地,强闯大臣府邸,这是要造反呐;还有觉得造反就孤身一人前去,你把谁当傻子呢。

勋贵内部毫无默契,意见极不统一。

要不怎么说文官们才是掌控者朝堂权利的人呢,他们权利比绝大部分勋贵们大也就算了,就连意见都要比勋贵们多!

保皇党坚定的认为不管什么原因,随意离开封地必须杀一儆百,皇帝候选人那么多,又不差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