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之点点头。虽然这些要求看上去很奇葩,但赵识是真的干得出来。

“赵将军重情义,长于兵事。他最多提供些许关于川蜀的讯息,无论如何都不肯亲自动手”。

周恪只觉又好气又好笑,他饶有兴致的问李可之,“那我们要赵识有何用?”

李可之脸皮厚,他毫不尴尬道,“赵将军极擅长作战,若能得这一员猛将,皂衣军自是如虎添翼”。

“我们并不缺一个战将”,沈游微笑着反驳回去,“这些年里,南征北战,大量的将星不断涌现。算不上人才济济,但也算是储备了一些人才”。

这话倒不假,实战是打磨军事天才最好的利器。这些年里,源源不断的战争催生了大量的军事人才。若论起打仗,他们不缺一个赵识。

况且战场上,将军固然能够决定一场战局,但底层士卒的战斗力才是根基。

再好的战术,也得有人去执行啊!

真不是沈游自视甚高,而是川蜀兵和皂衣军的基层士卒毫无可比性。不管是体力还是纪律,或者是作战执行力,乃至于信念,都是巨大的差距。

在这样的差距下,由得赵识是破军星降世,都无可奈何。

但偏偏川蜀兵掌握着天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

所以沈游才要在这里跟李可之废话,就为了能够让赵识偷运部分皂衣军进入川蜀。

沈游回过神来,只听李可之笑道,“沈先生说笑了。赵将军的不可代替之处在于……他与荆州李铎纠缠多年,对其了解极深。而李铎……恰好被征调去了金陵”。

李可之的脑子很清醒,他知道对于赵识,皂衣军图谋的只有两点,一是他拱卫川蜀,二是他与李铎数次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