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换俘的机会来了!

AI创世纪 武装的先知 3679 字 2024-05-20

赫鲁晓夫就这个事件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艾森豪威尔不承认飞越苏联领空是一种挑衅行为并惩罚行动的策划者,他将退出会议。

但艾森豪威尔只同意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行动,结果此次峰会由于赫鲁晓夫的离开而被迫宣布终止。

赫鲁晓夫在回国后发表了义愤填膺的讲话,他在指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信守双方在赫鲁晓夫访美期间达成的戴维营共识的同时,当然也不忘大肆吹嘘一番苏联的萨姆系列导弹是如何的厉害,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最有力武器云云。

艾森豪威尔总统回国之后,对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大发雷霆。

他以一个军人的暴脾气骂道:“艾伦,我知道你不是一个饭桶,可是你的手下就是一群饭桶!赶快把那个飞行员鲍尔斯弄回来,一定要给我弄清楚,究竟苏联人是怎么把我们的侦察飞机打下来的?!”

受了总统的一顿狗屁呲的,美国中情局长艾伦杜勒斯大为光火,为了彻底弄清u-2飞机如何被击落的真相,他终于决定不惜用捕获的苏联大间谍“千面人”阿贝尔,也就是约翰利贝尔上校,换回驾驶u-2侦察机的飞行员,没有胆量自杀殉国的鲍尔斯。

在1962年2月的一天,天气阴沉。

前东德和西德交界处波茨坦市一座铁桥的两端,悄无声息地站着许多军警,戒备森严,如临大敌。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铁桥,它是联接东德和西德的交界桥。在桥身中部有一道醒目的白线,白线的西边属西德,东边归东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是东西方冷战的最前沿。

约定的时间到了,从桥的两端分别跑出一队武装士兵。从他们的军服可以看出他们分别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和苏联克格勃特警。他们相向跑到铁桥中间的白线处停下,持枪肃立。这时,从桥的两端缓缓走出两个人,显然,一个是个苏联人,一个是美国人。

苏联代表手里拿着一份苏联最高苏维埃领导人团签署的特赦令,用俄语和英语高声喊道:“交换!”

美国代表也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快速宣读,证明这个即将被交换的苏联人无罪。这个文件是由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总统亲自签署的。

这是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交换最重要间谍的历史性的一幕。

这次交换的分别就是有“千面人”之称的苏联间谍大师鲁道夫阿贝尔和美国u-2间谍飞机驾驶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

而在伯纳德明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他感到非常的欣慰,自己的这个计划在运筹了多年之后,终于达到了

最终的效果,成功的营救了自己昔日的反法西斯战友约翰利贝尔,同时也是苏联的间谍之王鲁道夫阿贝尔。

当鲁道夫阿贝尔回到苏联国内的时候,他非常好奇自己是怎样被交换回来的,当他来到卢比扬卡广场受到克格勃最高长官的接见的时候,他向当时的克格勃最高长官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询问营救他回来的情况。

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对他讲述了,苏联空军是如何收到用第三国际废弃的旧密码发射的神秘电波,并且如何在地面上对美国的u-2侦察机进行了“有效的技术改造”,最后用萨姆系列的导弹将其击落,并且活捉了美国飞行员的整个过程。

鲁道夫阿贝尔此时感叹到:“看来是多亏了‘飒豪’同志,我才能得救的呀!”

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眯起眼睛,问阿贝尔道:“你说的这个‘飒豪’同志究竟是什么人?”

于是“千面人”阿贝尔对克格勃最高长官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讲述了他与代号“飒豪”的中国间谍的一段传奇缘分。

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听完鲁道夫阿贝尔的讲述之后,搔了搔他自己的额头,然后阴沉着脸说

道:“这真是一位好同志啊!如果我们的同志都能像这位中国同志一样,那我们的事业还愁不能胜利吗?!不过阿贝尔同志,今天这次谈话的内容只有你我两个人知道就好了,我想你也不愿意给搭救过你的这位中国同志添过多的麻烦。要知道自从赫鲁晓夫同志当上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我们与红色中国的关系就每况愈下,我想如果让赫鲁晓夫同志知道中国方面有‘飒豪’同志这样的高级间谍已经打入了美国最深层次的核心机密部门,很有可能会导致‘飒豪’同志不幸的暴露。我想这种结果是你我都不乐意看到的!”

鲁道夫阿贝尔郑重的点了点头,然后诚恳的对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说道:“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同志,我非常感谢您的决定,您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当鲁道夫阿贝尔走出卢比扬卡广场的时候,“飒豪”同志这一代号和伯纳德明这个名字永远都没有出现在克格勃的档案记录上。

1964年10月,弗拉基米尔叶菲莫维奇谢米恰斯内也参与了让赫鲁晓夫下台的行动,但这也毫不疑问让新的领导人上台后将其替换掉。1967年4月,勃列日涅夫指派尤里佛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接替了谢米恰斯

内的职务。据冷战结束后苏联披露的相关档案显示,有证据证明,勃列日涅夫曾想让克格勃暗杀赫鲁晓夫,但是谢米恰斯内拒绝了。

经过这一番波折之后,为了表彰“千面人”阿贝尔的卓越功绩,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阿贝尔一枚列宁勋章,并命名他为苏联英雄。阿贝尔从秘密战场的第一线退下来后,没有消极在家里休养,而是积极从事间谍的培训工作,把他自己几十年从事情报工作的经验传授给后人。1971年11月15日,阿贝尔因肺癌病逝于莫斯科。

而伯纳德明在美国则继续从事着他的潜伏工作,他还将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而最好的刻画伯纳德明这样的英雄人物功绩的话语,就镌刻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的无名烈士墓上: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绩与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