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空中小姐 小米 1779 字 2022-11-16

我记得在某份小报上读到过一个叫作《建筑在号叫》的连载栏目,每期一篇小文章,介绍本城一处有故事的老建筑,配上一张手绘的速写。我很喜欢这种形式。木石不言,它们终究有一天会迎来倒塌或拆除的结局,有人替它们记录下经历过的事情,多好。

有那么一期文字介绍过六面胡同一号,但是四分之三的篇幅都用来形容它那拉风的外观,涉及历史的文字只有“殖民时代总督授意建成”等几句,语焉不详,估计作者也苦于资料的缺乏而只得敷衍。

他一定没进过庚库。

十几排巨大的滑轨式书架上各种书籍、地图、纸片有序排列,古旧的颜色衬着银白色的格子,仿佛替这个城市吐纳着几个世纪的历史。

凭借对于字纸的极度敏感,我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捋清了六面胡同一号的沿革史:

目前,“dionys”,全城最大的夜店。

十年前,南区少年宫。

二十五年前,南区菜店。

五十年前,南区革委会。

六十七年前,商用,兰德咖啡馆与阿龙照相馆合租。

七十年前,民居,地下组织秘密聚会场所。

九十七年前,国际海员俱乐部。

一百零九年前,仓库。

一百一十一年前,总督行馆。

一百一十二年前,外籍总督拟建教堂(未果)。

教堂——仓库——地下组织——革委会——少年宫——夜店。

我凝视着纸上短小如诗歌一般的六面胡同发展史,还真有种观看完蹩脚史诗电影般的澎湃感。一团乱麻。